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 第322章 皇家认同了孙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皇家认同了孙山(1 / 1)

元丰十三年二月十八的这场朝廷大会,开得轰轰烈烈,也开得波澜四起。

首先是因为元丰帝提出来,想到千里之外的衡州走走看看,顺便沿途体验一下大隋帝国的风土人情。

紧接着,以王得强为首的世家以帝国财政困难为由,不让自从坐上皇位之后的元丰帝出紫禁城。

然后,元丰帝抛出了,新成立的皇家信托基金,会全力的解决自己出行的费用和安全问题。

一下,就让以此为借口的朝廷高官,怼了回去。

再后来,朝廷上分成了三派,就衡州的改革和税收,进行拉锯战。

最后,在经过长达三四个时辰,连饭都没吃上一口的激烈争辩后。

皇室和朝廷高官,基本上达成了一致。

就是,趁着这次元丰帝的出行,朝廷也派高官同行,全面对衡州进行考察和研究,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让其他地方也像衡州一样,焕发生机。

最后的结果,元丰年将于一个月之后,于元丰十三年三月十八日这天,首次出宫考察。

同时,朝廷也将派出以李世民为代表,多达上百人的改革派,全面对衡州考察。

当然,这其中也有以户部尚书卢进喜为首的贪婪者,欲去衡州插一杆子。

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决定元丰帝的出行,主要是大家都想去看一看端午节那天,衡州城的大同杯歌唱比赛和龙舟赛。

既然,决定了要去,那就趁着这时机,一目睹从来没有过的盛景。

元丰帝回到皇宫之后,对着成亲王和杨元庆等几个,参加了朝廷大会的皇室,哈哈的大笑起来,好似要将这口憋了十多年的闷气,都吐出来。

杨元庆等几个长期在各自小范围里生活的王爷,可能还感觉不到元丰帝的憋屈。

而成亲王杨永望,可是一辈子都在帝都生活。

他作为元丰帝的亲叔叔,又大了杨元丰二十来岁,可以说是自小看着杨元丰长大的。

他作为整个皇室家族的最高族长,自然对于杨元丰和整个皇室,这二三十年的剧烈变动,都一一看在眼里。

元丰帝大概一口气笑了二三分钟,最后,眼泪都笑出来了。

皇后钱如玉心疼的用丝绢给元丰帝擦了擦眼角,又给他捶了捶后背,舒缓了一下情绪。

终于,元丰帝止住了欢笑,整个人好似放下了一个包袱,让人一下感觉他年轻了好些岁。

“元庆,你可是找了个好驸马!”

元丰帝神采奕奕的盯着陪笑的杨元庆,比了比大拇指“我们杨家终于扳回了一局,今后,再有人以资金堵我们,我们皇家的基金就怼死他们!”

“谢谢,谢谢皇上!”

杨元庆听到皇上竟然公开的承认了,自家那个还没有名分的女婿,更是笑得眉开眼笑,一张老脸都乐成了菊花。

不过,还是非常谦虚的摆了摆手,好似在教育自家孩子“山哥儿这小子,也就会赚点钱,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么鬼主意,一个接一个的,搞得我们衡州城里,到处都坑坑洼洼的,到时候皇上你去的时候,可别抱太大的希望。”

元丰帝和成亲王,哪会不知道,现在的整个衡州城正处于基建大开发当中。

因为,现在已经不只是大同商会在投资。

就连衡州衙门,也将收上来多余的税,全部投入到修路架桥当中。

另外,衡州楚州范围内的大小世家,也纷纷的在衡州下了重资,立意要在衡州的崛起中,抢下一块肥肉。

“山哥儿----”

成亲王接过衡王的称呼,轻轻的念叨了一声,而后拍了拍大腿“这名字挺好的,这小子我看过,一表人才,和你家可欣挺登对的。”

“哈哈哈哈-----''''

杨元庆听到家族中最高领导人成亲王如此说自己的女婿,就更幸福了。

乐得哈哈大笑起来“还行还行,这是王叔你没看到他刚进城的样子-----”

说着,杨元庆伸手在自己的眉毛位置比画了一下“他刚进城时,才长到我这儿,整个人瘦巴拉几的,谁知道半年多的时候,现在比我还高了!”

这口气,这话语,就好像在显摆着自家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突然间就超过了老子。

“人家还小嘛,山哥儿今年才十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还有长。”

皇后钱如玉,作为孙山的歌迷之一,自然对自己的偶像,是非常关注的。

特别是孙山的水调歌头一出。

整个帝都,到处都在传唱孙山所写的水调歌头。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诗和歌,是合二为一的。

所谓诗歌诗歌,就是有了诗,然后唱成歌。

在说笑了一会后,成亲王将话题转到正事上了“皇上,我看我们皇室基金,也应该全面的参与到衡州的开发,并且,要全力将衡州把持在手里,别让那波人,坏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听成亲王提起正事,元丰帝也收起笑容,肯定的点民点头“那是肯定的,今日我看卢进喜这些人就没安好心,非要跟着去,不就是想咬一口么?”

说着,元丰帝有些担心的望着衡王“元庆,你还是早点回去,让山哥儿和衙门里,早做些准备。”

“好的皇上,我明天就往回赶。”

杨元庆先是答复了回去的行程,如果不是今天的这场朝会,他早就想回去了。

以前没有来帝都的时候,天天心里想着这事。

可在这待了十来天,发现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餐饮习俗,这里的穿着打扮,甚至是说话走路,都和衡州很不一样。

让他感觉,自己是从一个满满朝气的地方,陷入了一口,深不见底的陈年老井。

可能是孙山通过各种方式的带动,现在的衡州人走路风风火火,说话也带着点千年之后的普通话。

因为,这个时代的口音非常的杂,往往咬字不清,十里八乡不同音。

这就让聚集了大量来自各地的新老衡州人,交流困难。

于是,孙山通过自己的唱歌说书,再通过德云社和红楼长达半年的演出,以及大同商会旗下的上万员工为中介,渐渐的衡州人,以说这种夹杂着普通话,说话口齿清晰的新衡州话,为荣。

渐渐的,那些新入城的新衡州人,比老衡州人更加快速的学会了新衡州话。

孙山相信,通过这次多达几万人参与的两大赛事,新衡州话,会更加深远的扩散出去。

“皇上,王叔,我们衡州内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有的人都在拼命的赚钱,没有人会拉后腿的。”

杨元庆先表示了内部人的态度,然后,有些担心的说道“只要张平安还坐在知州的位置上,卢进喜就算去了,也没有大用。但如果张知州被拿下来,换上他们的人,发展速度就慢了。”

这话说得,坐在正阳殿的十来个皇家当事人,眉头都挑了挑。

“人是不可能让他们换的!”

元丰帝想起白天金銮殿上一幕幕,咬着牙吼道“他们想换人,除非先换了联,联有了皇家基金,也没什么好求他们,你们看看那些人的嘴脸,都将我大隋朝糟蹋成什么样子?”

成亲王见元丰帝有些失态,忙咳嗽了两声,提醒元丰帝,这大隋皇宫里,也是一个筛子,四处漏风。

紧接着,他接口道轻声的说了句“皇上,我们可以和李相好好的沟通,听说李相挺念旧情的。”

这话,说得众人眼睛一亮。

是呀,相对来说刚正不阿的李世民,是王家等势力的对立面。

并且,他还是从船山书院出来的学子,还是船山书院王夫之山长最得意的门生。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