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报告王爷!王妃又出去打人了!> 第372章 帝后离心,太子盛誉称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2章 帝后离心,太子盛誉称帝(1 / 1)

“走吧,咱们再四处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别的事情。若是没有的话,也该回去准备喝羊汤了。”

盛誉和苏灵婉这边虽然遇到了一些或许会棘手的事情,处理的倒是十分顺利。

只是北地那边的镇北侯府,气压确是低的厉害。

皇后重重的拍了拍正厅的八仙桌,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会下了这么一道圣旨。

“他到底要做什么?真就昏庸到死了也不想下去见列祖列宗了吗?”

传圣旨的人是皇宫的一个小太监,虽然不是小李子公公这个级别的,但也是一个尚算有话语权的人。

“皇后娘娘,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只得提醒皇后娘娘想想法子避过这个危险才好。”

皇后气的拳头握的死紧,恨不得现在就看到皇帝,对着他的脸上去就给几脚。

“皇帝可还留了其他的话?一并说了吧。”

小太监支支吾吾的不敢吱声,皇后再度气势十足的重重一拍桌。

“本宫这么多年自然知晓皇帝是个什么性子,他不可能一句话没有!”

“除了要太子停止追击攻打安国,镇北侯停职立刻返京外,还有什么?”

小太监虽然不想说,可一想到这个事情无论如何都是瞒不住的,只得哆哆嗦嗦的开了口。

“回皇后娘娘的话,陛下还说将您的皇后之位也收回去,以后您便是官女子顾氏。”

皇后这下彻底绷不住情绪了,啪的一掌将八仙桌拍得粉碎。

叶苒整个人都愣住了,万万没想到一向温柔的皇后娘娘,竟然有如此高深的武力值和内力。

“回去告诉皇帝,要么给本宫一纸休书,要么就想法子要了本宫的命!”

“本宫手中有先帝遗诏,本宫想如何便如何,别把自己真的当成高高在上的帝王,没得让人恶心!”

“还有北地这一块儿,本宫罩着!有本事就让他的好儿子们打过来,本宫奉陪到底!”

又当着小太监的面霸气开口,说出来的话让小太监及屋子里所有的人都震惊不已。

“以后,北地改名为全盛朝!北地更名为永安城!永安城乃全盛朝都城!”

“大盛朝的皇后,本宫不稀罕,但本宫要体体面面的离开!”

“本宫以后就是全盛朝的皇太后,本宫儿子盛誉为全盛朝皇帝,儿媳苏灵婉为全盛朝皇后!”

皇后冷冷的看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小太监。

“至于皇帝,告诉他把脖子洗干净了给哀家等着!”

一句话,从本宫变成哀家,从此与大盛帝王彻底离心。

“至于镇北侯苏尔白,是我全盛朝的镇国公!你们大盛朝,没资格号令我朝臣子,懂了?”

“顾嬷嬷!送客!”

顾嬷嬷腰板挺得笔直,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盛朝这位公公,请吧。”

北地的事情……不对,应该称之为永安珹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盛誉和苏灵婉的耳中。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无奈苦笑。

万万没想到,他们想尽法子给皇帝留下了他的体面,偏偏人家不要就算了,还要将体面踩烂了揉碎了丢给他们。

盛誉最终还是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伸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罢了,左右咱们拿下安国以后也是要和北地合并的,如此也好。”

只不过小太监回京城还要一段时日,对于“北地”的变化自然是不知晓的。

等到他知晓的时候,自己的皇后已经在改名为“永安城”的北地,成为皇太后的仪式都办完了。

不过京城皇帝这边的事情暂且不提。

三日后。

苏灵婉和盛誉携手走进了安国皇宫,从正门一步一步慢慢走进,神情严肃。

安国朝臣们都蔫头耷脑的在安国皇宫前殿外恭恭敬敬的站着等。

苏灵婉和盛誉不费吹灰之力,生擒了安国所有皇室子弟。

尽管安国人不服气,可他们也没有办法。

安国皇室所有人都在盛誉和苏灵婉的手中,他们若是想要就此造反,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毕竟,安国如今的朝堂官员,都是一些酒囊饭袋,真正有才华的人本就不多。

盛誉带着苏灵婉一路携手并肩而行走到了大殿内,众安国臣子们才排好队,陆续跟着走了进去。

盛誉拉着苏灵婉一块儿坐在了龙椅上,冷冷的开了口。

“即日起,安国是朕的。想必你们这些人中,应该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知晓了,朕如今是全盛朝的帝王。”

“以后,没有安国都城,这里将改名为望月城。至于你们这些官员是去是留,朕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证明你们的能力。”

“若是朕发现你们彻头彻尾就是废物,朕一定不留情面!”

盛誉又看向了站在左侧最前面的白胡子老头儿,语气倒是缓和了许多。

“冯尚书这么多年在礼部,与朕的五哥关系倒是十分密切。朕听说冯尚书最是一个讲道理之人,也最是心系百姓,心怀天下之人。”

“想必冯尚书应该知道不少有能力,有才气,有大智慧的人,倒是可以列个单子呈上来。”

“朕一定会好好考虑,如何安顿那些人,该放在什么位置上更能够为百姓们做实事。”

冯尚书此人是个爱国的,可也是一个更爱天下百姓之人。

对于他来说,只要是能够让百姓们生活的好,是谁做上位者都无所谓。

只不过到底是自己的国家被别人给收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心里不舒坦的。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安国本就没有几年气数可言了。

哪怕安国从前的帝王与如今的大盛帝王一样,都是昏庸的。

可大盛朝的官员班底,到底还是要比安国强一些的。

冯尚书毫不客气的认为,安国的朝堂重臣,自己必然是最拔尖的。

如今的朝堂官员,不是冯尚书自视甚高,真是一个能拿得出手的都没有。

盛誉对冯尚书此人观感不错,只因为他没有任何尚书的架子,且经常因为劝谏从前安国的皇帝与皇子们,受了不少的委屈。

若不是自家儿子娶了安国皇后的妹妹,只怕这条命早就交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