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第120章 我跟龙王不大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我跟龙王不大熟(1 / 1)

审到此处,案件的真相已经十分明了了,季田脸上露出些许困惑,对毕枞行礼道:

“大人,卑职今晨已经此事据实上报,难道府衙没有收到公文吗?”

毕枞轻咳了一声,“许是尚未流转至本府手中。”

季田点点头,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再说什么。

随后毕枞问起胭脂投毒一案的处置情况。

“回禀大人,本案中小莲提供有毒花粉,张有财仿制毒胭脂,此二人现已收监。

韦氏在其中只是参与谋划,帮忙把风,涉罪情节较轻,且主动提供三人作案的证据将功补过,故不予收监,判杖责三十以示惩戒。”

毕枞点点头,“好,那省事些,就在本府这里行刑吧。”

说完招来左右,将惊慌失措的韦氏按在凳子上。

韦氏才从牢里放出来没多久,本就瘦了不少,鬼哭狼嚎地挨了不到二十棒就昏死过去。

毕枞让衙役把人抬走,准备结案退堂。

“大人——”秦雨薇还想再说些什么,张四姑却使劲扯了扯她的袖子,使眼色让她别说了。

出了公堂,祝澜问秦雨薇有没有事。

秦雨薇轻轻摇了摇头,勉强扯出一抹笑容,“澜澜,今天多亏你了,我就知道你能懂我的意思。”

祝澜握了握她的手,“也亏你脑子快,情急之下能想到这个法子给我传消息。”

当年书院里的诗文比赛,她凭借一副《群贤赋图》拿下魁首,她的素描技法引起了当时评委季田的注意。

那时季田还只是县丞,私下问她又要了一副《群贤赋图》用来观赏,两人也因此结下了些交情。

这件事情只有秦雨薇和乔悠悠几人知晓。

先前秦雨薇被带离书院时,猜到府衙要查的案子与张有财的毒胭脂有关,但是相关证据都在县衙那里。

为了稳妥起见,她想托祝澜去请季田过来,却又不好让旁人知晓祝澜与县令私底下的交情,所以才借《群贤赋图》作为暗示。

祝澜听闻秦雨薇被府衙的官差带走,再通过《群贤赋图》与官府的关系一联想,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澜澜,你先回书院吧,我还得去趟铺子。”秦雨薇停下脚步道。

祝澜轻轻抱了她一下,“好,有要帮忙的记得告诉我们,别自己扛。”

“嗯。”

……

秦雨薇带着张四姑回到铺子,封条已经被撕掉了,然而铺子里仍是一片狼藉,香粉香膏洒的满地都是。

秦雨薇的脸色阴沉几分。

府衙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便如此行事。这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

张四姑看懂了秦雨薇的心思,苦着脸劝慰道:“莫再想了,东家,这种事咱们也只能认,民不与官斗……”

还有些话她没说出口。

在大梁,她们这些经商的虽然有钱,社会地位却是最底层,衣食住行,样样都要低人一等。

虽然东家有功名在身,怎么说都比那些贩夫走卒要略好些,可她再大不过是个女秀才,进了府衙的门,该跪还是得跪。

“四姑,找人把铺子收拾一下,明日照常营业。”秦雨薇的声音淡淡的,听不出情绪。

“哎,哎,我这就去。”

……

龙场书院这个月的堂课考试后,正好又赶上了休沐日。

许诗明回家看望自己的神棍老爹,结果还没走到门口,就瞧见自家小院里来了许多人。

许铁嘴一脸懵逼的站在众人面前,不知说什么好。

带头的徐员外一见到许诗明,满脸带笑地迎了上来,千恩万谢:

“许大师,哦不,许大仙,您可真是神了!

自打上次听了您的话,调了家里的风水,我儿的成绩突飞猛进现在已经考到丙字二班啦!”

徐员外让管家将带来的腊肉和酒菜都放在地上,又拿出了三两银子,对许诗明表示谢意。

“徐员外,您客气了。小少爷天资聪颖,将来定是状元之才!”

徐员外听得乐呵呵的,就把银子往许诗明手里塞。

许铁嘴都慌了,连忙把儿子拉到一边,一脸惶恐,“儿啊,咱可不兴招摇撞骗啊……”

许诗明回头瞅了一眼自家门前写着“驱魔除鬼”的牌子,让老爹放心。

许诗明收了东西,又看着这满院子的人,问徐员外他们都是谁。

来送个礼也不用这么大阵仗吧?

徐员外:“这些都是慕名而来的乡亲,有事相求啊……”

一个老汉堆着笑走上前:“大仙,您的大名现在都传开了。能不能请您帮俺们村求个雨?”

最近的江州地带有些干旱,附近已经数月没有下过雨了。

求雨?

这年头他上哪给他们人工降雨啊?

老汉的媳妇上前扯了他两下,像是在嫌他不会说话。

“大仙,我们懂,这求雨是龙王爷干的事儿,您出手怕是不大合适!这叫那个,那个……对,越俎代庖!”

老汉媳妇笑得一脸讨好。

“您能不能就帮我们问问,龙王爷他老人家到底啥时候施恩呀?”

许诗明面对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目光,只觉难以拒绝。

“这个……龙王跟我不大熟,只能说试着先帮你们问问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面露惊喜,差点就要跪下来给他磕头。

许诗明回到书院,脑子里一直琢磨这个事儿。

书舍里,赵思成和周达都在,许诗明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

“你想预测天气?”周达问。

许诗明点头,“是。这里没有天气预报,那些老百姓一个个都看天吃饭,要是有办法预测天气就好了。”

赵思成和周达,一个搞工程,一个学化工的,都开始帮着许诗明琢磨起来。

很快,赵思成有了大致的思路,拿过纸和铅笔,开始画起草图。

“虽然我对气象学没有那么了解,但是照理来说,应该是要借助一些简易工具。

风向标是最好制作的,其次是气压计,至于温度计么……”

现代的温度计里面装的都是水银,这玩意儿在古代可不好找。

周达沉思片刻,语气笃定,“水银不是问题,我有办法。”

自打燕玉泽知道他在研究火药,十分慷慨大方,不仅专门给他划了一大片空地来做试验,经费方面也是毫不吝啬。

提炼水银这种事情,虽然有些危险,但是只要钱到位了,把装置做好,就不是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