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2章 行衍方丈(1 / 1)

得益于这两位得力助手,李安迅速展开了行动,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那口干涸古井中的圆滑石块一一取出。

恰于此时,苍穹轰鸣,乌云滚滚,一场瓢泼大雨蓄势待发。

“哎呀,老天爷,您这可真是跟我开玩笑,我衣衫甫换,您便要降雨连连。”

无暇顾及井内是否存水,李安急匆匆地指挥着小型起重机与地质探测仪,匆忙驶入旁边那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内避难。

毕竟,此后的日子里,他计划在这片后山空地上播种稻谷,乃至开凿水渠,改良地貌,这两样器械自是不可或缺。

顷刻间,暴雨如约而至,李安只好暂且栖身于草屋之内,静待雨歇。

另一侧,释一方丈手中的佛珠串意外断落,佛珠宛如雨点般散落,清脆悦耳的声响在地面上回荡开来。

紧接着,一名小和尚满脸兴奋地闯了进来。

“喜讯!喜讯啊,方丈!咱的聚仙杯有水啦!而且,都快满溢而出啦!”

聚仙杯,乃真龙寺三大至宝之一,它能与那古老的真龙井相通,古井水源充沛,杯中亦然;反之,则同枯共竭。

释一方丈微微颔首,随即掐指一算,沉声道:

“备上素食盛宴,将李大人请来。”

小和尚闻言,不禁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地挠着头皮,问道:

“方丈,李大人不是清晨时分就已启程离开?我还以为他至少能熬过三五日呢,哼,真是出乎意料。”

释一方丈淡然一笑,平和地回应:

“你无须多虑,按我吩咐行事即可。”

半个时辰后,风雨渐止,李安小心翼翼地踏着泥泞的山道下山。待他重返真龙寺门外,愕然发现自己的桌椅已不翼而飞,连随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安心头不由泛起一丝落寞,竟无人迎接他的归来。

‘哼,我身边红颜众多,怎就未曾想带一位同行呢。’

正当李安寻思着找个落脚之处,那小和尚满面激动地奔来,邀约道:

“李大人,方丈有请。”

真龙寺内,古朴大气,那充满古典韵味的木质结构建筑,仅一眼便叫人心旷神怡,仿佛步入了另一个悠远宁静的世界。

“李大人,请进!您的素斋已准备妥当。”一位小和尚引领着李安,朝方丈静修的禅室行去。

此刻,行衍方丈正保持着双腿盘坐的姿态,沉浸在深深的冥想中。

“久闻行衍方丈大名,今日得遇,实为三生有幸!”李安上前,礼貌地打破了沉静。然而,方丈在听到李安声音的刹那,眉头轻蹙,手中的佛珠竟不自觉地断裂,纷纷落于地上。

小和尚初见此景,吓得脸色苍白,欲上前探查却又被方丈轻轻挥手阻止:“此处无需你再侍奉,出去时记得把门带上。”

吱嘎——随着门扉缓缓合拢,禅室内再度归于宁静,但方丈依然紧闭双眸,未露一丝将醒之意,这让李安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焦急。

众人皆言出家人喜静,李安望着方丈那张慈祥安宁的脸庞,即便腹中早已饥饿难耐,也只好按捺住内心的躁动。

桌上那看似简陋的素斋,在李安眼中此刻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诱人。时光在静默中流逝,约莫一刻钟后,李安的肚子终是忍不住发出了抗议,响亮的咕噜声回荡在禅室内。

“李大人,请先行用斋。真龙寺感激您疏通古井之恩。”方丈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目光平静如水,直视李安。

李安一愣,心中疑惑丛生:‘我疏通古井之事,他怎会知晓?难道他亲眼目睹了?糟糕,我更换衣物之时并未着衣,该不会……?’种种猜想让他的心绪变得不再平静,毕竟身为假太监,知晓其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为求安心,李安决定直接询问,他并不完全相信这世间真有所谓的未卜先知。

“敢问方丈,是否之前有所察觉,才得知古井之事为我所为?”

方丈微微一笑,语气平淡:“李大人前日来访,次日便有倾盆大雨降临,这雨,我们足足期盼了十又三年。”

方丈所言的十又三年,正是真龙寺古井干涸的时间。

“十又三年?上月不是有过降雨吗?”李安不解地问道。

方丈缓缓站起,移步至李安身旁坐下,道:“吾师曾言,有缘人至,古井自涌清泉。我想,这位有缘人便是李大人了。”

面对这些玄妙莫测的话语,李安手心不禁冒汗,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否已被戳穿。

察觉到李安的紧张,方丈继续道:“李大人行善不求名,但天理昭昭,一切皆有因果安排。”

李安不耐烦于这猜谜游戏,直言相询:“方丈,你到底知道多少?”

李安的担忧不无道理,一旦身份暴露,他必须确保方丈能保守秘密。况且,行衍方丈超然物外,想要以世俗之物打动他,几乎是不可能的。

方丈笑而不答,只给李安的碗里添了两个热腾腾的馒头,而后缓缓道:“知与不知,并非关键,天机不可泄露,才是真谛。”

李安闻言,心下明悟,既然方丈愿为他守密,这便是最好的结果。

终于能放心享用馒头,李安风卷残云般吃完后,向方丈坦白了来意。

方丈从抽屉中抽出一张详尽的地图,指尖轻点皇宫东南方向的一座秀美山峰。

“此乃修建祈福塔的吉地,主塔一旦立成,其余副塔位置自可随意,但切记不可高过主塔。”

方丈此举无疑表明了愿施援手的态度。

接过分量颇重的地图,李安被其精细程度震撼——这简直是三维绘图的古代版本。地形起伏清晰可见,选点同时满足了风水与实用的双重考量。

待到山下,吾欲购置一台巨形无人机,将大梁疆域的万般风貌,悉数收录于镜头之下。

嘿嘿,计上心头,既然方丈不纳金银珠玉,那来自后世的佛典,或许能博其青睐。

“承蒙方丈援手,特备薄礼相赠,请稍候片刻。”

语毕,李安旋身出门,怀抱门外古朴佛经而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