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玄幻魔法>大明镇抚使> 第一百三十五章 脱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 脱罪(1 / 1)

承宣王负气离去,按理来说应该是有人送他到门口的,可这会儿承宣王还在气头上,自然是拒绝了唐剑秋的美意。

对于他而言,唐剑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他感到恶心;

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弹劾唐剑秋,只要陛下心软开这个金口,那么他的儿就一定有救!

望着承宣王离开,阿飞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唐剑秋做事或许是冲动了一点,可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百姓。

纵使有再大的仇怨也不该以这种方式终结,弄得双方颜面都挂不住;

最为重要的是,得罪了承宣王可没有好果子吃;

在那之后,阿飞抱拳上前面向唐剑秋,并将自己的观点向唐剑秋阐述:“大人,您要惩戒慕容公子,小的绝无话说,只是您不该气走了承宣王。”

唐剑秋知道此举或许是有些不妥,可如果不这么做承宣王又岂能服气?

“阿飞,你的用意本镇抚明白,依你之见我该如何?莫非要跟那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阿飞却因此会错意了,唯恐唐剑秋误会,连忙上前补充一句:“唐大人,小的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希望您下次说话可以不那么直接,

这些话要是用于我们北镇抚司的弟兄也就罢了,可那人跟皇室沾了一点关系,

虽不是血亲,可那人好歹也是承宣王,一旦招惹上可谓是大难临头啊!”

唐剑秋:“……”

阿飞说的这些他又怎么可能不明不白呢?可有些时候若是不强硬一些,只会被人狠狠地踩在脚下!

“知道了。”

想了许久唐剑秋脱口而出,阿飞叹了一口气,眼眸之中夹杂着些许无奈。

他带着遗憾走出正堂。

另一方面,不怎么干涉朝政的朱由检听说了此事,对此很是骇然。

他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以至于举杯的手都有些拿不稳。

透过这茶杯中的水液,还有那泛出来的倒影,他看到了母亲惨死的画面;

每每想起母亲那病逝的模样,仿佛抬手可见。

悠记得母亲轻声唤着乳名在耳边回荡,久久不能忘怀。

多少次做过这样的梦,童年发生的种种如梦魇一般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母亲的死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接着又是父亲的离去,然后再是皇兄,一个接一个离开自己。

他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而他自诩天煞孤星,对于那些家破人亡的孩童他感同身受!也非常渴求得到原家庭的爱。

“王承恩。”

朱由检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他思虑了良久,总算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奴婢在。”

王承恩很是恭敬,可谁知道对方接下来说的一句话给了他一道晴天霹雳。

“慕容博宇的事情本王听说过了,此事务必按国法处置,任何人不得纵容,要是有人向皇上面前奏本替本王说上两句,此事就全权交由唐剑秋去办。”

闻言,王承恩很是震惊,他清楚了解朱由检的为人。

换做平常,这朝中有再要紧的事情他也不会去管,可如今怎么又为了这个平民百姓的琐事而出面?

“可是……景王,您平日里不管朝政,怎么今日偏偏去管唐剑秋闲事呢?”

王承恩很是不解,即便当初唐剑秋帮了他一把也不该产生这样的情绪才是。

朱由检语气平淡,想到年幼时发生的种种就忍不住一阵刺痛。

朱由校道:“本王不是在帮他,本王只是为了不让更多的孩童痛失家庭,骨肉分离。”

对于那种感受朱由检最了解不过了,他的生母只是一个小宫女。

而生父,根本就不喜欢他的母亲刘氏。

朱由检从小就不得父爱,刘氏因为犯了点小错,被朱常洛亲自下令杖杀,先后被朱常洛两个妃子抚养,寄人篱下。

后来万厉皇帝驾崩,年仅九岁的朱由检,彻底成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明熹宗继位之时,六个弟弟就只剩下他一个,作为一个克母克父克兄克全家的人……他又何尝不感受孤独?

或许是这样的经历,让朱由检非常没有安全感,心思也格外敏感。

这种感受他再清楚不过了,这些被迫和其他家庭重组的孩童,跟他又有何异?

至少……是当在救赎自己!

王承恩恍然大悟,他拱手回话:“信王之意奴婢明白了,只是……要是让外人起疑又该如何?”

这才是王承恩顾虑的一点,要是朱由检要从中插手势必会引起魏忠贤的注意,这该如何是好?

“你的用意本王明白,此事或许还要假借他人之手。”

关于这点,王承恩感触颇深,因为两人皆有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父母很早去世了。

而就在那时,他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他对朱由检很是了解,却没有对他有异心,一心也是想着帮助朱由检。

又有谁能想到,他曾经最早,其实是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内应,特来监视朱由检的人?

朱由检目光狠厉,发声叱道:“王承恩,此事本王不方便出面,你去想办法办了慕容博宇,万不可以本王的名义。”

“是!”

王承恩是看着朱由检出生的,也是陪伴他长大,久而久之,他们之间早已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

王承恩虽奉命作为奸细来此监察,却慢慢地将年幼的朱由检当作了至亲般呵护对待;

且说唐剑秋这边,即便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多少还是没有个把握的。

毕竟这承宣王地位本就很高,再加上先祖为朝廷立下显赫战功,这朝中的地位是何其之高?

再加上朝中也有不少人脉,若真是因此彻底得罪,只怕是会被不少人针对。

虽说唐剑秋是个血性男儿,应该对谣言置之不理才是,可他又不是聋子,不可能听不见他们的非议。

要是日后出了什么差池,承宣王一定会第一时间弹劾!

就是不知道皇上那边会怎么决定了;

起初朱由检是想着派人处理,可仔细想想,这样反而容易引起魏忠贤的注意。

虽然说此事交给了他最为信任的王承恩去做,可多少还是会有些不放心的。

尤其是皇宫内外还有这么多双眼睛,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整个棋局崩盘。

看来还是要亲自走一趟了;

朱由检是这么想的,于是换了一身还算得体的衣裳,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这才决定出信王府。

他认为,王承恩去引开眼线注意也是可以的,至少不会有那么多人注意到自己身上。

在那之前,朱由检特意支开了皇宫里的下人,他实在不愿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

来到紫荆宫后,门外看守的太监见了先是向朱由检行了一个礼。

“信王,奴婢这就向皇上通报一声。”

然而,朱由检却是一口回绝:“不必如此麻烦,本王直接进去即可。”

朱由检索性略过那小太监,径直朝着朱由校寝宫内走去。

“皇兄。”

在见到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时,朱由检欠了欠身,朱由校连忙上前将其拖起。

“皇弟,这私下见面就不必行君臣之礼了,话说你怎得突然来找朕了?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朱由校格外宠溺,其实有些时候,能有个人陪自己说说话也是美事一桩。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要紧事,朱由校勃然大怒:“这宫里的太监都是干什么吃的!你来了都不知会朕一声!”

朱由校龙颜大怒,说话的语气也是重了几分,更是引得周边的太监和一众宫女瑟缩不已。

朱由检连忙欠身说道:“皇兄息怒,是臣弟不让他说的。”

“哦?如此那朕就免了他的罪。”

他这个做兄长的对朱由检可谓是十分疼爱,反而觉得朱由校私底下这么弄显得太生疏了。

朱由检皱眉,望着坐在龙椅上的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去说。

他先是打量了一下周边,确认魏忠贤不在这才万千松了一口气。

“臣弟突然冒犯,还望皇兄不要介怀才是。”

“岂会?你来找朕可是为了何事?”

朱由校还求之不得,朱由检闻言却下意识地看向四周,朱由校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便叫他们先撤了去。

“你们先下去吧,朕要跟皇弟聊聊家常。”

“是。”

有朱由校的吩咐他们不敢不从,唯恐惊扰到二人他们只得关上大门在外等候。

“现在可以跟朕说了吧?”

朱由校一改以往的态度,对朱由检可谓是格外亲切。

既然眼下没有了顾忌,朱由检也可以放心说了,于是乎他决定先从亲情这一方面入手。

“还记得皇兄对臣弟一直照顾有佳,父皇去世后,是您安排了李氏照顾臣弟的生活起居,

那时候的我居住在勖勤宫,您时常召见我,而我也能时常召见皇兄,天启二年是您封臣弟为信王并追封臣弟生母为刘贤妃,还派人妥善安排臣弟的生活,

我成为信王后,您每年给信王府粮食3000石,10000贯钞,皇兄还给臣弟安排了三百名士兵,更是挑选了一百名禁军防身,皇兄对臣弟可谓是比亲兄弟还亲,臣弟感激至极!”

(明朝岁禄三千石约为现在的三百六十万元;一万贯钞相当于现在七百万。)

想来也是伤感,朱由校多少也是有些感触,只是有些不明所以,“皇弟,怎得如今说起了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