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玄幻魔法>大明镇抚使>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面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面谈(1 / 1)

此事已成定局,毫无退路可言;

抱着这份心思,武科大考的日子逐渐拉近。

这不,正式开考前一天,作为陪考官的林青诗,就对所有前来参加武考的人进行面试,以免那别有用心之人出现对朝廷不利,甚至酿成大祸。

林青诗那张如青莲脱俗般的俏脸浮现出一道冷意。

她从位子上起身,玉手搭在右臂,摆出了郡主才有的威严,却又不失陪考官的本意。

“本郡主暂且跟你面谈于此,你先回去吧。”

“是!在下告退!”

正说着那人抱拳退了下去,直到快要到门口的那一刻这才彻底放下抱拳的手。

那人走后,沈红鸾和林青诗两人的脸上呈现出严肃,正对这次武举面试之人做出评价。

“郡主觉得如何?”

沈红鸾虽然精通武艺,可对这考察人性一事一窍不通,故而问向林青诗,也好从中查证。

林青诗拂袖说道:“方才那人言辞中肯,应达实在,倒还算称得上朴实二字,诚恳有余而应变不足,若是为将倒有弊有利。”

“如此一来也是个实在人,来自泸州的许甘如今可是到了?”

由于一天要面试不少人,也算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量,若要一一面试倒是要耗费不少心思。

虽说叫他们一同前来或许会节省不少时间,可那样一来将会麻烦许多,并且没有办法确保,还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最为合适。

站在门口看守的人听闻林青诗喊话,果断双手抱拳回话:“启禀郡主,正在厅外等候!”

“好,让他进来!”

“是!”

与此同时,唐剑秋正委托江湖人打探消息。

虽说跟江湖人跟他也算不上是熟识,可基本上只要给他们钱财基本都会去办。

即便江湖人是不愿意跟官府打交道,可又谁会跟钱财过意不去?何况对于他们而言打探消息并不是什么难事。

谨慎些总是件好事,万一这其中有什么变故,引得放任贼扣前来破坏武举那岂不是麻烦?

唐剑秋是这么想的,他并没有忘记魏忠贤交代自己的那些。

想让他找出汪化雨可谓是比登天还难,何况还要将其活捉。

那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眼下还是先解决当务之急才是。

前世他并未介入其中;

许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关系拉近,再加上沈红鸾对他的信任,这才将此事交付于他,不过他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做好这件事。

不过,对于沈红鸾她们武举中的谈话,他是不太清楚的。

虽然说他也是通过武举上位的,可历来考试题目和难度皆有不同,但不知他们几人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又会问出怎样的问题。

算一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唐剑秋原路折返。

对于江湖人做的事情他倒是显得不担心,毕竟这江湖儿女最讲信义,若真有什么到时也会飞鸽传书找他问话。

当然,不可能从信上告知唐剑秋这其中线索。

由于武科大考太过重要,不能采用书信的方式传递,万一被有心人看去那还了得?

最多只能告诉对方约见在哪,然后再将自己收集到的那些情报交给对方。

回到了面试的兵营,唐剑秋似平常那边走着。

正当他准备走进去的那一刻,一个瘦弱的男人从中走了出来。

此人身上充斥着几分血性,倒有几分像奔赴战场的杀胚,却又因为这是在官府之中,不得不使他压下这份最为纯粹的杀气。

他的心情并不算糟,倒也算不上是灰头土脸的,只是有着诸多不解和疑惑,似乎是为此感到怪异。

这比武竞技历来如此,还从未有过这样的面谈。

若只是比武,只要留神一点也就罢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郡主竟只是问了些平常的问题。

倘若只是问及家乡还有那基本信息也就罢了,怎得连一些家常便饭的话都要问?

当然,此事他是不好过问的,毕竟对方可是郡主,唯一一个被异姓封侯的亲王,何况还是掌上明珠,自然是宝贝的很。

只是这一次选取的武进士名额并不算多,每个人都想着争取,如此一番这竞争力可想而知,若是没有一点实力的还真就不好说。

唐剑秋并未过多在意,径直走向了沈红鸾所在之地。

见到唐剑秋,门外看守的人欠了欠身,接着请他进去。

唐剑秋从中略过,他注意到了眉头紧锁的二人,像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费解,至于是何想必只有从中过问方能知晓。

“怪哉!”

沈红鸾虽是女子亦是一名女将,这说起话来自然是会比寻常女子要直接的多,即便唐剑秋在此也不会刻意注意形象。

“可是那武举人不合适?”

唐剑秋皱眉,就在方才他感觉到了气氛有些许不对,而他能联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个。

沈红鸾并未多言,不过是摇了摇头,似乎是为此感到失望。

见沈红鸾迟迟不愿开口,林青诗也只能将自己感悟到的那些说于唐剑秋听。

“倒也不是,此人或许算得上个苗子,只是此人嗜血过重,行事鲁莽,更多的时候会不经大脑思考,

若是奔赴在战场的确实实用,一旦把控不好,只怕……”

说到这林青诗便没有再继续说了,只要是明白人都能听懂。

“郡主的意思是此人杀意过重?”

唐剑秋很快就明白了林青诗的话外之意,

他倒是希望林青诗可以详细说说,毕竟这其中过程他并未参与,只能从她们口中过问,或许能从中知道个一二并给出意见。

就是不知苏景那小子哪去了;

唐剑秋并不是外人,是作为副考官的一员,林青诗这才将心中所想有感而发:

“不错,此人生性冷酷无情,难以掩盖杀戮暴戾之气,只怕未必合乎朝廷所需。”

正是因为这人杀戮之气太过浓重,所以才会让她不得不担忧。

这要是运用的当倒是一把趁手的武器,可一旦放飞自我任他而行只怕会反其道而行,反而极度危险。

唐剑秋作为一名武将,这其中的利弊又怎会不明不白?

“非也,兵者凶也,大军先锋,冲锋陷阵,需要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才!只要主将驾驭得法,依然可用!”

正说着唐剑秋又将视线放到了沈红鸾身上,相信剩下的这些即便不用去说她也能明白。

沈红鸾很快就明白了唐剑秋话外之意,如此一来还是得看她有没有本事驯化这生性暴戾之人。

不过她还是有这个自信的,既然她能够练成白杆兵,那么这对于他而言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我明白了,多谢唐大人。”

林青诗听后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唐剑秋这么分析的确有着一定道理,可有件事情他不得不说于唐剑秋听,也好提醒一二。

“唐大人言之有理,此事或许还要看沈将军的意思,

只是两位大人,青诗不得不说上一句,这朝廷选取将才,智勇兼备,术德兼修方为上举,

冷酷暴戾或许对于武将参选确实不错,但并非绝对合适人选。”

这其中顾虑她的确是考虑到了,她也是为了大明社稷才会说上一二。

当然,他们若是执意要选倒也不是一件错事,主要还是看能否驾驭。

沈红鸾月眉舒展,通过方才唐剑秋说的那些她已然有了启发,便是这般说着:“郡主说的并无道理,最为关键的是要看是否能把握得住,

所谓将才不一而足,无论是儒将,仁将,勇将,虎将,捍将,皆各有所长,亦各有所需,选项之时若是不能兼容并蓄又如何广纳将才,尽为朝廷所用?”

林青诗上前一步,沈红鸾说的那些的确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她也不过是把最坏的结果告诉沈红鸾罢了。

她只是从中提出个意见罢了,至于任免舍取并非她的责任,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沈红鸾乃至兵部,最为重要的是必须交由朝廷决断。

她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陪考官,并没有太大实权,只能在心中感慨一句:“但愿这参与的上百名武举人中真能为朝廷选出最为适合的武进士。”

“唐大人,派出去的江湖人可有打探到消息?”

沈红鸾知道唐剑秋并非玩忽职守的人,故而向他询问进度。

唐剑秋将先前收集到的几张信纸折合起来,从衣襟处拿出,并将其送到沈红鸾面前,道:

“他们分别对所有武举人展开了身家背景调查,目前只有部分线索,还请沈将军过目。”

沈红鸾看了一眼那薄薄的纸策,黛眉一颦,开口问道:“只有这些?”

倒也不是责怪的意思,只是觉得掌握的线索太少罢了。

或许时间给的太过紧凑,何况还要调查如此之多武举人的身份,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唐剑秋说话间都多了几分无奈,“大考结束之前所有武举人身份定有结果,待所有证明收录后我会派人装订成册。”

此事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将书页弄齐,再用小夹子夹好,并画好穿孔的位置保持排列,使其距离相等,再用锤子和钉子在画好的地方穿孔拉线,反复交替。

对此,沈红鸾很是满意,“很好,此事就劳烦唐大人了,还劳烦你对吴举人进行初步认识,比武竞技知识也可以省去和对身份的麻烦。”

“是,从明天开始我会进入闱馆进行了解。”

郡主,还请把方才面谈的情形派人详细记录,届时并交给我,也好作为参考。”

有个防备总是好的,由于沈红鸾身边认识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武官,故而将此事交于林青诗处置。

她身边能识得几个字的人不多,何况本就信任林青诗,相信有了她辅佐或许会容易许多。

林青诗嗓音如琴弦动听,她微笑致意道:“此事对我而言并不难,稍后我会记录成册。”

“多谢二位,武科大考既然交付我们重任,就必须对朝廷有所交代!”

“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