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玄幻魔法>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182章 盘炕 雪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盘炕 雪灾(1 / 1)

听曲看戏,苏家人尽兴而归,苏三郎与苏小四睡觉时还念叨下次还请赵哥哥带他们去看将军骑真马的大戏,兄弟俩闹腾了好一会儿才睡着。

苏言礼弄好儿子,路过女儿房间,敲了下门,“阿锦,早点睡。”

“知道了,爹,晚安。”

“晚安!”

每每道出这两字时,苏言礼总觉得怪怪的,但又似很妥贴,那感觉真是奇妙的很,勿自笑笑,进屋搂妻抱女睡觉去罗。

有三个丫头伺候,苏若锦现在妥妥的千金小姐,啥也不要干,只管钻到被窝里四仰八叉呼呼大睡就行。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今天的被窝特别的冷,捂了好一会儿都没热,咝咝真龇牙,“怎么这么冷?”

今天轮到春晓当值,她转头问道:“一个汤婆子嫌冷?要不,我再灌一只?”

“家里有这么多汤婆子吗?”

“我去找找。”

冬天到了,家里人多,每人被窝里放一只,已经是小康之家了。

苏若锦一边缩团身子捂热,一边想,上世是南方人,冬天除了空调,取暖基本靠扛,从没享受过炕、地暖这类的取暖方式,这世生在北方,一到六岁这几年就别提了,冬天也是妥妥的靠扛过来的。

这两年家里条件好了,每个房间可以放个火笼子,但火笼子这东西跟炕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的,烧烧就熄掉了,勉强不冻着吧,听说大炕与地暖可舒服了,地暖没办法搞,要不她也砌个炕享受享受?

苏若锦越想越觉得被窝里冷,最后冷的让春晓跟她一道睡,两人互相取暖才好些。

难道今年真像钦天监说的那样很冷?如果冬天很冷,还需要准备那些东西呢?

苏若锦可能就是焦虑操心的命,听到风,她就已经想到雨了。

第二日,苏言礼照常上值,苏若锦找书同,“叔,你有没有感觉昨天晚上睡觉很冷?”

书同是个男人有火气,再说现在又有婆娘儿子,三口子挤在一张床上,很暖和,“没觉得。”

鲁大妮把儿子放在摇篮里,夫妻二人合力把摇篮放到了夫人做针线的厢房,请吉妈妈一起照看,她去厨房忙活,听到小主人的话,插了句嘴,“我感觉今年比往年冬天冷。”

书同还是不觉得,摇摇头。

难道是她矫情?苏若锦抬头望天,天空不像以前那样蔚蓝澄澈,变得灰蒙蒙的,蔽的太阳都失去了暖意,阴森森……冷嗖嗖的。

她收回目光,摇摇头:“不行,我觉得冷。”

“加床被子?”或是把火笼子改大?

苏若锦继续摇头:“我想盘个炕。”既然你们都不冷,那本姑娘就不客气了,辛苦赚了一年钱,给自己盘个炕当奖励不过分吧。

就干就干,苏若锦钻到爹的书房,又开始写写画画,忙个不够。

程迎珍朝书房望了眼,问道:“小郡王铺子图纸都不是弄好了吗?又有什么要画?”

书同回道,“二娘子说的什么火炕,我没听懂。”

“这孩子整天都到他爹房间里翻那些叫人看不懂的书,折腾出稀奇古怪的东西!”

书同笑道:“都是能赚钱的好东西。”

倒也是。

程迎珍笑了,不再管女儿,转身回房,跟丁氏二人一边带孩子一边做针线活,安逸巴适的很。

画好图,买好材料,苏若锦让书同叔去打听好的盘灶师傅,被薛大人知道,连忙拦住书同,“我来,我帮阿锦找。”

这种小事,书同不想麻烦一个工部大人,连忙摆手:“就……盘灶……大街上很好找的。”

薛大人哪里肯撒手,死缠烂打非要把事情揽下来,书同无奈,只好从大街上回来,把薛大人非要抢着寻工匠的事讲了。

苏若锦抿抿小嘴,“薛大人还真是能屈能伸,连我这个小娘子他都能拉下脸面来讨好,是个能干事的。”

书同:……深以为然。

有了薛大人帮忙找匠人,很快便动工了。

动工后,苏若锦便搬到了曾给雇工们住的一间,刚收拾停当,她又找书同叔,“这几日匠人盘炕,咱们去大采买。”

苏家现在采买都有计划,书同送大人上值后基本天天带东西回来,家里应当没啥缺的才对,他疑惑的问道:“为过年准备?”

“不是,为寒冬准备。”

苏若锦天生有忧患意识,自从四皇子说了今年是冷冬后,她囤货瘾犯了,总觉得要把家里塞的满满才感安心,要不然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书同不解了:“不是已经备了吗?有柴有碳,杂物间都堆满了。

苏若锦摇头,“柴禾还不够。”

“用了再买呗?”又不是不买了,书同无所谓。

“不行,得买两个月的量。”

“还真要买到过年!”还说不是为过年准备,书同虽然觉得没必要,但二娘子说要备,那就备,一次备好才好呢,省得大冬天他天天往外跑,在家里陪儿子不香吗?

想到可以少跑几趟窝在家里带儿子,书同的积极性一下子比小娘子还高,驾着骡车满街跑,米、面、猪肉、萝卜、鸡蛋等,反正只要易储存的,都买。最难买的是盐,苏记做生意要用盐,这是明眼看得到的,但是无缘无故多买,这是没有的。

除了文山铺子,苏若锦还没什么事情请赵澜帮过忙,这次,为了盐,苏若锦让书同叔找四平帮忙多弄点回来存着。

“买盐。”

“买多少?”

书同不好意思直说,反问,“四管事能给我们买到多少?”

四平心道,凭小郡王,倒是可以给你们弄个一麻袋,但他不敢说,毕竟盐和铁都是朝庭管制的东西,没有正当的用途是不好私囤的。

书同见四平不肯露底,只好开口,“我们……想腌很多咸菜,能给我们一百斤吗?”

可不就是一麻袋嘛?

“我要向小郡王回禀一下。”

“可以可以,我不急。”书同上街去买厚布、木棉、毛毯等御寒物资。

小娘子竟然一下子要这么多盐,赵澜疑惑,亲自来了苏家一趟,看到小娘子住的地方乒乒乓乓,“这是做什么?”

“我怕冷,让人给我做个可以烧火的床。”

那床岂不是烧着了?

苏若锦见赵澜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连忙把他带到房间,里面的工匠正像盘灶一个盘床的膛心。

“不是木头床,而是石砖砌的床,这样不管怎么烧都不会着火的。”

“这样的床,睡上去不咯?”

“不会。”

东北的炕,在大胤朝汴京城是没有的,大胤人用火盆子、火笼子取暖,大胤的东北有没有炕,苏若锦不知道,但在宋朝时,东北地区也是用的火坑取暖,而这个取暖方式至今被人沿用。

这种炕它在白天的时候是人们做饭用的东西,等到了晚上他们就将这个灶口封住用来取暖,一炕两用,既可取暖,又可饱肚,一举两得,实用的很。

不管咯不咯,小娘子弄出来的东西,赵澜一般都是全盘接受,既然比碳火盆子好,那他在私人别院也弄个,问小娘子要了图纸。

然后问她为何要用这么多盐?

苏若锦被他问住了,难道告诉他,其实她是怕冬天雪多,到时撒点盐好化雪?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雪,再说大胤朝的盐因生产力低下,产量很低,朝庭放盐出来卖,管控的很严。

“这……这个我想腌很多咸菜。”

一听就是借口,那怕是她拿过来倒卖,赵澜也不会介意,笑道,“我给你带过来了。”

三泰让两个侍卫抬进来。

“会不会让你……”

“不会。”赵澜直接说道,“你有铺子,为铺子囤点盐,不算过。”

“多谢小郡王。”苏若锦连忙道谢,道过之后,她不忘提醒,“钦天监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小郡王要是有属下什么的,就提醒他们多囤点吃喝用的,省得到时抓瞎。”

钦天监每年都说,赵澜不以为意,但苏若锦没机会接触到钦天监,她听到了,就把它放在了心里,并为此准备了很多。

赵澜可能到底没当过家,也或许正如他想的那样:钦天监每年都说,但他忽略了一件事,能让四皇子亲自督促修缮楼店务公租房,必然是钦天监私下里跟皇帝说了什么,皇帝才让儿子出马,但古代忌讳天灾,总把天灾跟火祸紧密关联,不会提前让人预防的,好像说了就是‘乌鸦嘴’。

这其实真的不利于百姓,但古人就是这么迷信,燕王殿下说的今年冬天很冷,也是为好开展差事的话术,没想到让苏若锦听到了耳朵里,并为此准备了一场,不仅如此,前来察看工匠干活的薛大人看到苏二娘子主仆大量备冬粮冬衣,他问了一嘴,原来竟是这样,也赶紧去备。

杨四娘经常到苏家来玩,也把今年冬天特别冷不方便出行的话告诉了杨夫人。

“是苏二娘子讲的?”

杨四娘点头,“她家买了好多木柴、碳,还有米面……反正吃的用的都买了,我看呀,都够吃到正月过。”

杨夫人向来不把二娘子当一般小娘子看,看她囤,她也囤,反正她手里有钱,就算吃不掉,大冬天的也不坏,大不了明年春天再说。

杨四娘问:“娘,阿锦还给自己做了个可以烤火的床,你要不要做?”

“烤火的床?”

“嗯。”

这个……杨夫人一下子还真没接受,她要想想。

成熙十六年冬,确实如钦天监预测的那样,特别寒冷,刚进冬月,第一场大雪扑天盖地下了整整两天一夜,屋顶、院子、道路积雪都到小腿肚了,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阻碍。

除了重要的官署衙门,街上很多铺子停市歇业,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更是早放了。

苏家沾了赵澜的光,因为遇到燕王殿下修缮楼店务公租房提前得知冬天冷,所以不管是家中还是铺子里的米粮早早就囤了很多,大雪阻路封铺时,苏家人在家里窝冬,苏言礼带着孩子们画九九消寒图。

苏家左邻右舍受苏若锦囤货影响也备足了冬粮,在大雪困住京城市肆时生活没受到影响,安心的在家里等待大雪融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汴京底层老百姓就没那么幸运了,大雪先是不停的下了两天一夜,后又断断续续一直不停,很多人家中并没有存粮,雪不停,市不开,买不到吃的,隐隐生出乱像,让人心生惶恐。

下雪第十天时,一大清早,苏若锦起床拉开房门,满眼都是雪白,昨天刚扫完的天井又是厚厚一层,连回廊里都积了很多。

书同带上毡帽,问:“小娘子,还要用盐扫天井、门前雪吗?”

“扫。”

书同担心:“天天用盐扫雪,可不起啊!”

“存盐不多了吗?”

“暂时是够用的,就怕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呀!”

“没事,该洒盐就洒盐。”

书同咋舌,他终于知道二娘子为何囤这么多盐了,竟用来化雪,可真够……他感慨的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说。

苏记烧烤早停了,苏记早餐只留了两种吃食,那就是掺了粗面的馍馍和黄豆做的豆浆,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铺子附近居民提供方便。

每天限量供应,每人每天两个外加一个豆浆,每天售完五百个为止。

燕王从苏言礼这里得到的三合一虽然没有全部实施,但皇帝还是松口让他先用两条街道的公租房试试,看结果怎么样再全面推行,结果,没等到全面推行,大雪压城。

赵澜为了工作方便,大雪时就不回晋王府了,一直在探事司秘密据点工作,因受苏若锦的影响,他的手下也囤了不少吃的喝的,还有他身下的炕床,几乎一天十二时辰都在上面,办公时,像小娘子一样把被盖卷起放好,睡觉时,把炕上的办公桌移开,铺上被子,暖暖的,一觉睡到天亮。

晋王不放心儿子过来看时,坐到炕上,惊奇的眉毛都飞起来,“我的儿,你怎么想出来的,怪不得连王府都不回了。”

赵澜被老子说的压住嘴角的笑意,“父王今天过来是……”

听到这话,晋王不错的心情又低落起来,“魏王与燕王斗,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来提醒你,千万别卷进他们的斗争中去。”

“我知道。”

晋王眉头蹙起:“我怎么听说让租客修房抵房租的主意是你给燕王出的?”

赵澜敛眼:“去年在工部抓了不少探子,连累四哥被骂,所以我让沈先生帮他出了这个主意。”

“你呀……”晋王指着儿子半天没责怪出声,实在是儿子也才十四,差事做的很好,已经不错了,他不想责怪他,可是皇子斗争之事又不能大意,一个不小心就荣华尽失,甚至可能搭上性命。

喜欢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养家日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