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一读就懂的红楼梦> 第6章 营建省亲别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营建省亲别院(1 / 1)

在一片热烈的交谈声中,王夫人派遣的仆人前来探望,询问凤姐是否已经用餐。凤姐立刻意识到有事需要她处理,于是匆忙吞下几口饭,草草洗漱一番,准备离去。就在这时,门外的侍童们进来报告:“东府的贾蓉和贾蔷两位少爷到了。”贾琏刚好漱完口,平儿正为他递上洗手盆,见到二人到来,便迫切地追问:“有何要事?速速道来。”凤姐暂时停下脚步,静候他们的回复。

贾蓉率先开口,回禀说:“我父亲让我来回禀叔叔:长辈们已经商议决定了,计划从东府花园开始,沿着东侧一直延伸到北边,经过精确测量,共计三里半,足够营建一座省亲别院。已经吩咐人去绘制图纸了,明日便能呈现。叔叔刚刚回家,必然疲惫不堪,不必特意前往我们那边,有什么事宜,明早再来详谈。”

贾琏展颜一笑,感激地说:“多谢大少爷的细心与体谅,我就遵命不过去了。这个方案实在是巧妙,既省时又便于施工;若是另选他处,不仅劳心劳力,还可能失了大体。你回去后,请转告诸位长辈,此计甚好,若他们有意更改,务必请大少爷进言阻止,切勿再寻其他地点。明天一早,我定当前去向大少爷问安,并深入讨论细节。”贾蓉连忙答应,连声称是。

贾蔷恭敬地向贾琏汇报着近日的安排。“我被派遣前往姑苏,负责招募艺术教习和选拔女童伶,还要购置各种音乐器械和戏装。大爷他指派了我去完成这些任务,并让我带领来管家的两个儿子,还有两位清客单聘仁、卜固修一起行动。因此,我特来向叔叔您禀报。”

贾琏闻言,目光在贾蔷身上打量了一圈,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你觉得你能胜任这项工作吗?虽说这差事看似普通,但其中暗藏玄机,挑战不少。”贾蔷回以自信的微笑,语气坚定:“我会努力学习,尽力而为。”

在这昏黄的灯光下,贾蓉在身边巧妙地拉了拉凤姐的衣角,她立即会心地笑了。“你真是过于担心了。” 她轻声说道,“难道大爷不比咱们更懂用人之道吗?你却总是忧虑他会失手。世上有谁生来便样样精通?孩子们都已长大,哪怕没亲自品过猪肉,至少也见过猪儿奔跑。大爷让他去,不过是挂个帅旗,岂会真叫他深入商谈、交涉细节?” 她眼中透着自信的光芒,“依我看,这样安排甚好。”

贾琏听后,颔首称道:“的确,我并无他意。只是,总得为他谋划一番。” 他转而询问,“这笔银钱打算从何处动用?”

贾蔷答道:“我们刚才也讨论到这里。赖爷爷提议,根本无需从京城带钱下去,江南的甄家还欠着我们五万两银子。明儿写封信并带上汇票,我们先提三万两,余下的两万留存着,以备置办婚礼用的花烛、彩灯和各色帘栊帐幔等费用。” 贾琏沉思片刻,随后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计划,确实不错。”

“既如此,我这里恰有两位能手,你就领去使唤吧,倒便宜了你。” 凤姐轻快地向贾蔷言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贾蔷闻言,立刻露出感激的陪笑,忙不迭地应承:“我正打算向婶子您讨要俩人呢,真是巧了。”他迫不及待地询问这两位助手的名字。

凤姐便转向了老嬷嬷赵氏,只见赵嬷嬷刚才听得出神,还是平儿俏皮地一笑推动,方才回过神来,慌忙报出两个名字:“一个叫做赵天梁,另一个是赵天栋。”

“别忘了,” 凤姐提醒着,声音里带着几分玩笑和淡淡的嘱咐,“我去办我的去了。”说罢,她的身影轻盈地离开了现场。

这时,贾蓉也急匆匆地追了出来,他偷偷地向凤姐道:“婶子若有所需之物,尽管吩咐我,开列清单让蔷兄弟带去,叫他一一采购回来。”

然而,凤姐的回答却是充满自信与独立,甚至带了几分戏谑:“别费心了!我的东西还没地方放呢,哪会看上你们这鬼鬼祟祟的东西?”语毕,她径直离去了,留下一阵清脆的笑声。

这里贾蔷偷偷地向贾琏递出了他的好意,声音低沉而谨慎:“需要些什么呢?我愿为叔叔添置所需,以此表达我的孝敬。”贾琏闻言,唇边掠过一抹笑意,语气中透出一丝调侃:“你这小伙子,别这么急着显摆。刚学着处理家中杂事,却已学会了这套人情世故。我若有什么短缺,自然会写信告诉你,此刻且不必多礼了。”言毕,他便遣散了这对堂兄弟。

不久,家中的仆役络绎不绝,三番四次地打扰贾琏的安宁。他感到一阵疲倦袭上心头,便吩咐下人传令至二门守卫,今夜一概谢绝通报,所有事务均待明日再做处理。

凤姐也一直繁忙到半夜才结束了她的一天。

次日一早,贾琏恭敬地向贾赦与贾政请安后,他步履匆匆地前往宁府。在那里,他将与资历深厚的老管事以及几位世代交好的门下清客相公汇合,共同审视并规划两府未来的宏图。他们要精心绘制省亲殿宇的蓝图,同时评估和筹备所需的人手。

自此以后,各行各业的工匠们纷纷齐聚,如同蜂巢中的工蜂,忙碌不已。无论是金银铜锡,亦或是土木砖瓦,各种材料络绎不绝地被运往施工现场。首要任务,是指挥匠人们拆除宁府的会芳园墙垣楼阁,将其巧妙融入荣府东大院之中。荣府东边原本属于仆人居住的一带房舍,现已化为瓦砾,为新的工程腾出了空间。

昔日,宁、荣二宅之间虽有一条窄巷相隔,但那仅是私人领地,并非公共通道,因此,两宅得以顺利联结。会芳园原有的北角墙下,曾有一股活水潺潺流过,如今也无需再费周折引入新水。虽然现有的山石树木看似不足,但是可以巧妙地从贾赦所居的荣府旧园中借景,那里的竹树山石、亭榭栏杆等,均可搬迁并融合到新的园林中。如此一来,两处的近邻之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即便有所添补,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这一切,都亏有一位号称“山子野”的老明公,他的智慧与经验如同星辰导航,一一筹划起造。

贾政一向对世俗杂务不太关心,他把大部分的家务事务交给了他的兄弟、侄子和一些管家,例如贾赦、贾珍、贾琏以及忠诚的赖大、来升、林之孝,还有细心的吴新登、詹光和程日兴。在他们的组织下,府邸内的景象焕然一新:假山堆叠得宛如天成,池塘凿制而成,仿佛镜面般平静;楼阁耸立,竹木葱郁,花朵盛开,每一处都点缀着精心布置的景象,而这一切皆遵循着山子野那独具匠心的布局。

在朝堂之上处理完国事之后,贾政便趁着空闲之余,悠闲地巡视这些景致,偶尔会在重要的事宜上与贾赦他们交流讨论一番。贾赦则更多地选择在家中安享闲适,遇到些许小事时,要么是贾珍等人亲自向他报告清楚,要么简略记录递交;若有什么吩咐,就召唤贾琏或赖大等人前去听命。

贾蓉专注于打造精美的金银器具,他的才华在这方面得到了极致的发展。至于贾蔷,他早已启程前往姑苏,去完成别的任务了。与此同时,贾珍和赖大等人忙着点验工人,整理名册,监督工程,忙碌至极。每一项细节都鲜活地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繁忙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