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破局之法(1 / 1)

但不管怎么样,东越军队的战斗力怎么说也不会比南楚更拉胯了。

毕竟东越临海,国内军队并不是一直享受着太平,跟海上贼寇也时常有过交锋。

“穗穗,东越一旦正式对我大魏宣战,就麻烦了。”

“阿启,不如和谈吧。”

傅泽启眉头紧锁,不解地看着她,有些不敢相信,和谈这两个字竟然会从她的嘴里说出来。

但看到她眼中的担忧神色之后,又低下了头颅。

心中有些默然,穗穗这也是关心则乱,说和谈也正常。

尹千穗见他神色变化,又低下了头,就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阿启,你误会了,我说的和谈,不是说要跟南楚求和,而是针对东越。”

“嗯?”

这话瞬间让他抬头。

针对东越和谈?

“此话怎讲?”

“东越出现异动,不过是看大魏两线交战,想趁机作乱罢了。

其实严格来说,东越并没有非要跟我们开战的理由。

还有谈判的可能性,只要我们让东越意识到,对魏国出兵,等到的好处远远比不上会造成的损失。

让东越明白,跟我们交战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

同时,还可以适当许之以利,相信东越并不是非要对我们出手。”

傅泽启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感受到些许胡渣,有些刺手。

细细想来,穗穗说的话不无道理。

前世东越根本没有出手,今生不过是恰逢其会,才会有这么一出罢了。

穗穗说得对,东越并没有非要跟魏国交战的理由。

国与国之间,做的事情大多都与利益向关。

南楚开战,是叶茂荣想借此集中皇权。

戎狄开战,是觊觎中原的富庶。

东越开战,是想趁魏国被两边牵制,夺得好处。

之前打进南楚江州之时,未雨阁可就传回消息了,南楚朝堂之上,是一片求和的声音。

如今,只要让东越明白,战争并不能给东越带去利益。

反而,如果东越愿意和魏国达成合作,魏国不介意加大利益往来。

这样一来,未必不能说服东越。

傅泽启仔细想想,眼睛越来越亮。

“没错,东越没有一定要跟魏国开战的理由,有谈判的可能。”

“阿启也认同?”

“嗯”

他肯定点头,尹千穗眉眼弯弯,脸上泛起笑意。

尹千穗开了个头,傅泽启受到启发,剩下的内容,他都不自觉深想了下去。

东越既然有开战的念头,那么他们对于魏国如今的国力肯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随便派去一个使臣,直接告诉东越说,东越跟魏国开战不会占到便宜是行不通了。

东越皇帝朱熙泰肯定不会相信使臣的话,只会认为这是魏国的虚张声势。

说不好还会认为这就是开战的好时机,下令即刻发动战争。

“怎么让东越相信,两国开战,东越没有胜算呢?”

尹千穗眼睛一转,想到一个东西。

“阿启,用火药。”

“火药?”

“对,可以送一箱火药过去,当着东越朝中大臣的面展示威力。

这是新型武器,之前只在打章杉的时候用过,还被传成了天雷,东越应该少有对火药的情报。”

傅泽启眉毛一挑,双手紧握。

对啊,可以送火药震慑。

魏国并不惧怕跟东越开战,只是现在时机不对。

魏国南北都在打仗,东越横插一杠子,魏军有些捉襟见肘。

只要东越暂时不插手,他有自信挡住戎狄,甚至有解决掉南楚的可能。

等过了这段时间,东越再想开战,魏国随时奉陪,完全不惧。

把火药送到东越去,必定能吓他们一大跳。

至于事后,他们打听火药情报也好,仿制火药也罢。

只要度过这个关隘,魏国就可以缓过来。

到时候,土豆也可以普及,魏军后勤不愁,百姓粮食无忧。

他有何惧!

傅泽启一把握住尹千穗的小手,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穗穗,此局可破!”

尹千穗脸上的笑容绽放,反手握紧他,没有说话。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又泡了一会儿,才擦脚安寝。

第二日清晨。

下了好几天的雪,终于停了下来。

空中不再是鹅毛纷飞,只余下满地的银装素裹。

宫人们正在清扫昨晚道路上的积雪。

傅泽启填了点肚子便去上早朝了。

朝中众臣都已经知晓了东越的动向。

今日上朝之前,大多数朝臣已经十分默契地将早朝的主要议题定下。

那就是要让陛下同意,跟南楚求和。

反正魏楚之战,魏国已经胜利,这场仗早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还不如尽早停战。

哪怕此时求和,也许会让南楚得寸进尺,但这是魏国危急存亡之秋。

只要能保住魏国,受些委屈,丢些钱财,也不算什么。

其实他们还有一些小心思。

他们也想趁机杀一杀傅泽启这个马上皇帝的威风。

主强臣弱,臣子和君王之间从来都存在着看不见的硝烟。

傅泽启从战神王爷蜕变成一国之君,他们原本看在他的年纪上,也是有所轻视的。

在他登基之初,还想着他对朝政不熟悉,势必要分权给臣子。

这权利一旦分出来,再想收回去可就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的事儿了。

谁知傅泽启这人只是看着年纪小,对国家政务的熟悉程度十分老练。

他们对上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还需学习的少年帝王,而是老谋深算的成熟皇帝。

主强则臣弱,这些臣子们手中的权利一再被限制,嘴上不说,心中总归是有些不满的。

虽说徐安义卖国求荣,为人不齿,但他当政时,他们这些臣子可是十分好混。

换了傅泽启之后,朝政清明不少,除了个别立身持正,问心无愧的官员。

剩下的官员,谁没有点小心思。

只不过傅泽启上位不久,直接就把林相一脉连根拔起,办成了铁血大案。

属实把这些人吓得不轻。

他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官,把心中的小心思收敛起来,专心办事。

这次魏楚之战,是傅泽启极力主张,甚至打赢之后,还要让军队继续深入南楚。

如今魏国形势危机,他们的机会可不就来了嘛。

为保国家,跟南楚和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要限制皇权,为他们自己松泛一下工作环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