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历史军事>寒门之士[科举]> 第251章 251 见天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251 见天子(1 / 1)

第二百五十一章

历史上, 明光宗朱常洛是在万历十年出身;。

天子本就不喜他都人之子;身份,加上万历十年张居正过世,天子独掌大权, 内心更是十分膨胀。

若非因天子一己之私,轰轰烈烈;争国本事件也不会闹得数位首辅离任, 大明本就经不起内耗, 被这么一耗,大臣们无心朝事, 天子更加怠政, 大明终是向陌路走去了。

国之将亡, 必有妖孽, 在柳贺看来,万历朝;大臣们有能力者不胜凡几, 文有张居正, 武有戚继光、李成梁等人,便是在整个大明朝;历史上,这样;文武配置也足够打出一副好牌。

然而要使江山兴旺,帝王与大臣们必须劲往一处使,可惜天子并不是这般想;, 他有帝王;心机与谋略,却无帝王必须做出牺牲;谋断。

……

阁臣们依次入了内, 李太后并不在, 天子身边站着冯保, 自天子亲政后,李太后已极少在大臣们面前露面, 若非此事涉及皇嗣, 她也不必请阁臣来相劝。

此前罪己诏一事已令天子十分不喜, 天子亲政已有几月,如何愿意叫手下大臣看到他睡了人不赖账;场景?

被叫来;大臣们也在心中暗暗叫苦,除了四位阁臣外,礼部尚书余有丁也被叫来,太后想叫他对天子叙一叙人伦大道,叫天子更知礼法。

柳贺心道,就算他此时没有入阁,这一波终归是躲不过。

天子心中也是极其气恼;,他亲政不久,初尝权势滋味,自然不愿被几个大臣束缚着。见几人入内,天子道:“今日几位先生怎么有空过来?莫非是朕有过失不成?”

柳贺:“……”

他也被天子这种提起裤子不认人;精神给折服了。

不得已,还是张四维先朝天子一拜:“陛下,臣等此次前来,是听说宫中有喜事。”

“何喜之有,朕怎么不知道?”天子道,“几位先生倒是消息灵通。”

柳贺此时庆幸,幸亏他是三辅,遇上这种事都是首辅次辅先出头,张四维好不容易憋出一句,又被天子给打了回去。

那又能如何说呢?

难道说,陛下你就认了吧,俺已经知道你哪天晚上睡了太后;宫女云云。

天子耍起了无赖,他们还得顾及他;面子,简直……叫人为难。

张四维话已经说完,便轮到次辅申时行了。

申时行为人圆滑,这是朝野上下公认;,沈鲤便极不喜他为人,不过圆滑有圆滑;好处,在这种场合,申时行一贯是不得罪人;。

就听他对天子道:“陛下,先皇尚为裕王时,世宗皇帝未立太子,先皇与景王皆有登位之机,幸而陛下极得世宗皇帝喜爱。”

申时行;意思是,孩子是非常重要;,隆庆能顺利登位,也是因为他府中有皇孙出生。

可惜申时行这话也并不太管用,天子毕竟年轻,觉得自己还能生。

“张先生和申先生说完了吧?柳先生,你有话也速速道来。”天子不想听他们啰嗦,就先发制人了。

其实若仔细观察,也能看出天子面庞比以往更红润,语气也微微有些冲。

柳贺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陛下,具体情形臣已知晓,臣想问陛下,若此事不可为,陛下该叫那位……如何呢?”

天子脱口而出:“朕不想要,随她如何便是了。”

这可以说是拔X无情甚至到无耻;程度了。

柳贺低下头,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

“臣为天子讲官时,陛下曾问臣家中境况,臣答,家中只一寡母。”柳贺道,“臣母之艰难,臣看得十分清楚,臣母便是想要为臣买些什么为臣补身体,也要托家中亲友。”

“陛下若非是要叫一女子出宫?世道对女子极严苛,与男子不同,陛下如此,岂不是叫她去死?”

“她可以将孩子……”天子正要说什么,就见四位阁臣与余有丁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露出那种最令天子头疼;眼神。

在这件事上,连年岁最轻、最懂他;柳先生也不支持他。

“陛下,谋害皇嗣是死罪。”柳贺冷淡道。

“可朕只是一时过失,谁知会……你叫朕如何能认?”天子很是不爽,“母后也是,几位先生也是,冯大伴也是,朕不愿便是不愿,你们莫要逼朕!”

“陛下是天子,陛下一句便能置人于死地。”王锡爵道,“臣等并非逼迫陛下,只是与陛下道明实情罢了。”

王锡爵嘱咐柳贺少说话,自己倒是忍不住开喷了,显然是天子说;话实在是太不负责任。

王宫女是太后;婢女,按天子;说法,她敢将腹中;皇子了结了,她必然是活不成;。

可若她大着肚子留在宫中,天子不认她及腹中孩儿,名不正言不顺,又叫她如何自处?

若是王宫女出宫,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管是哪一条,天子都是没有给王宫女活路。

何况大臣们听说有皇嗣也十分欣喜,自是更不允许天子胡作非为。

天子被气得脑袋发昏,可几位大臣却觉得,他既然知晓有今日,那日又为何要冲动?

“朕……”

他想说些什么,却最终没能说出口,眼下天子毕竟还年轻,对自己;名声颇为看中,若放到六年后,他连上朝都不去了,整个人放飞自我,自然更不在乎为君;名声了。

“陛下勿要忧心。”柳贺道,“首辅、几位阁老及大宗伯都是极讲信誉之人,今日发生了什么,我等必不告知旁人。”

当今天子贪心又好面子,事情他可以做,但旁人不能说。

不过他也清楚这是他干得不地道,心中多少是有几分愧疚在;,柳贺和王锡爵语气颇重,天子也没有反驳。

……

待出了乾清宫,几位阁臣面上都是一副无奈之色,不过纵然天子耍无赖,此事也有些污了皇家名声,但只要天子肯认,其余都是小事。

何况天子终究是要认;。

宫中有李太后和冯保坚持,宫外大臣们又盼望皇嗣出生,若能有位小皇子自然更好,天子一己之力根本拗不过百官。

其实纵观万历朝后期,国本之争就是天子与大臣们;争斗,然而天子并非嘉靖帝,他玩弄权术;本事还是弱了些,最终仍是由朱常洛登基。

想及那样;未来,柳贺便觉得前途无亮。

但到了如今,他已不会畏难了,当初张居正一心改革时,所面临;形势比今日还糟——依柳贺看,天子如今虽长得有些歪,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救。

只不过需要大臣们更用些心,不能一门心思附和天子。

难度着实有些大。

柳贺与王锡爵、余有丁走在一处,张四维、申时行走在三人前面,待张四维往文渊阁;方向走去,申时行却又绕回来,至三人面前:“我为官二十年,劝过无数人,可从未因家事费心。”

“汝默兄,谁又不是呢?”余有丁悠悠叹了口气,“只盼陛下能回心转意。”

柳贺觉得,天子应该会挣扎一下,待他确定自己挣扎无用,他恐怕就会屈服了。

几位阁臣都当过日讲官,对天子;习性自然有所了解,总而言之,他们这位天子各种毛病着实不少,但他们也不能要求天子天生成熟稳重。

只是该负;责任还是要负起来;。

“泽远,自你入阁后,你我二人都未曾细商几句。”申时行道,“今日恰好元驭兄、丙仲兄都在,不如我们四人一道聚聚?”

为官之后,申时行、王锡爵与余有丁四人也少有机会凑齐。

王锡爵脾气虽然刚硬,但他与两位同年关系都不错,就算申时行过于圆滑,但他为官也有二十载,形形色色;官员都见过,比申时行更圆滑;也有许多。

余有丁也没有不愿,他品性十分正直,和王锡爵很是投契。

二人能听出来,申时行是想趁机和柳贺打好交道,只要柳贺愿意,他二人倒是可以当当这陪客。

柳贺道:“也好,我也有些时日未与汝默兄对谈了。”

高启愚任应天乡试主考一事,柳贺原本就反对,他觉得此事不合规矩,他当时是礼部尚书,科考之事本就归礼部管,可申时行偏令高启愚为主考,罗万化为副主考。

后来柳贺将这事捅了出来,否则高启愚出;考卷直指张居正觊觎皇位,简直是将张居正放在火上烤。

高启愚明明是申时行力荐为主考,可这锅最终还是张居正背了。

自那桩事后,柳贺便与申时行渐行渐远,二人此前虽有合作,可申时行这事办得不地道,简直是视柳贺为无物。

他心中也替罗万化觉得不值。

不过那时是那时,张居正既已返乡,柳贺与申时行同为阁臣,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不好一直僵持着。

何况申时行这人虽私心不少,办起事来是漂漂亮亮,叫人抓不住把柄,而且他为人颇为镇定,不管是对张居正还是对张四维,礼数上都做得极为周到。

他已经是阁臣了,实在不必如此。

且张居正夺情一事,便是马自强也出声替翰林们说过话,申时行却仿佛透明人一般,在柳贺印象中,他也未曾劝张居正归乡守制。

他;确是个聪明人,可人一聪明,便叫人不敢相信。

柳贺如今待他便是如此。

他可以和王锡爵、余有丁议论朝事是非,可同样;话他必然不会说给申时行听。

毕竟他不了解这个人心中;真实想法,即便申时行没有恶意,柳贺却难以交托真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