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武侠修真>外科教父> 第969章 主刀肯定是我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9章 主刀肯定是我的(1 / 1)

欧连峰的肺现在几乎像一块石头,沉积的粉尘对肺组织形成的长期刺激,导致弥漫性肺组织的纤维化,大部分正常肺组织已经变成纤维结缔组织,这种无效替代在医学上非常常见,无效的细胞代替正常的细胞,一旦超过某种数量,器官的功能将出现障碍,最后出现衰竭。

这无效替代的机制也是肿瘤致命的重要原因,无功能的肿瘤细胞大量替代器官的正常细胞,器官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正常细胞的工作,一旦能够工作的细胞减少到一定数量或者完全消失,器官将失去功能的基础,再也无法发挥功能,患者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欧连峰的肺部CT图片挂在外科研究所医生办公室的阅片灯上,杨平坐在阅片灯前仔细读片,周围拥挤地围着整个科室的医生,每一次手术计划的制定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优秀的外科医生并不是一个开刀匠,他除了拥有高超的手术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高超的思维能力,为患者做出最佳的选择。

患者的CT片能够挂在外科研究所的阅片灯上,这是患者最大的幸运,凡是在外科研究所工作过的医生没人会不同意这个观点。

“可以同胸腔镜做!”

杨平提出方案。

“如果用胸腔镜来做肺移植,供者的肺从哪里送进去?”

宋子墨问道。

杨平双臂抱在胸前,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成八字支撑自己的下巴:“从肋间隙开一个大约8厘米的切口,不用撑开间隙,将肺从这个切口送进胸腔,在全胸腔镜下吻合支气管、肺动脉和左心房,操作难度有点大,不过还是可以顺利完成的。”

“手术时间会有点长。”宋子墨分析道。

杨平对手术时间不怎么在意:“有ECMO的支撑,时间不是问题,如果你来做,预估6个小时左右可以完成手术,如果我来做---”

“镜子和器械两个入口的分布这样吗?”

宋子墨打断杨平的话,立刻抛出一个新话题,而且用手指着CT片,用以吸引杨平的注意力,宋子墨知道自己跟杨平的手术时间差距很大,无法缩短的那种,所以尽量不让他把手术时间说出来。

杨平点点头:

“对,就这样分布,术中还需要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吻合是否通畅完整,经食道心脏彩超评估肺动脉、左心房吻合是否满意。”

宋子墨和徐志良开始按照杨平所说在脑海里构建手术的场景,尝试着模拟手术的过程。

微创,不仅仅是手术切口小,切口小不算是真正的微创,微创是手术对人体的内环境干扰少,比如出血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少等等。

这样人体受到的手术打击小,可以尽快从手术打击中恢复过来。

很多年前,腹腔镜刚刚出现的时候能够做的手术种类很少,很多医生那时候嘲讽腹腔镜没有前途,属于脱裤子放屁,永远不可能代替开放手术,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腹腔镜已经成为普外科的主流手术,几乎所有普外科手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

如果用胸腔镜来完成双肺的移植,据宋子墨和徐志良所知,这将是世界第一例,教授就是教授,从来不按套路出牌,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杨平对着CT片开始思考,宋子墨和徐志良开始讨论手术的细节,因为这种全新的术式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完美。

入路的问题解决之后,还有手术的步骤,术中遇到意外怎么处理等等,开放手术的经验不能够完全覆盖胸腔镜下的肺移植,所以必须结合胸腔镜的特点,对整个肺移植进行一次细节的构建,以尽量让手术方案不出纰漏。

正当宋子墨和徐志良兴致勃勃地研究手术细节的时候,杨平突然蹦出一句:

“用达芬奇机器人来做这手术吧,反正是免费手术,也不用担心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达芬奇机器人做肺移植?

宋子墨和徐志良一愣,胸腔镜下肺移植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现在直接跨越式发展,直接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来做肺移植?

微创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方向,外科技术日新月异,继内镜和腔镜手术之后,机器人手术横空出世,成为更加先进的外科方式,机器人手术将外科微创的理念继续推向一个台阶,未来的外科是机器人手术的时代,这一点也不夸张,就像当年腹腔镜萌芽时一样,现在的机器人手术也备受争议,发展的道路会有曲折,但是前进的方向不变。

“不用胸腔镜做?”宋子墨觉得杨平的思维跳跃有点快,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胸腔镜手术还没搞明白,现在又换了赛道。

杨平还是保持刚刚托着下巴的姿势:“我什么说过用胸腔镜做?”

""你刚刚不是说用胸腔镜做?”

宋子墨回头看后面站着的医生,希望大家可以作证,明明说过。

一个研究生说:“教授说可以用胸腔镜做,没有说这个手术用胸腔镜做。”

宋子墨瞄一眼这个研究生,这不是自己医疗组的吗?二五仔!

“听到没有,我只是说可以用,没有说用。”

杨平觉得用胸腔镜做手术的精确性没有机器人手术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做胸腹部手术还是杠杠的,何不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来做这台手术,给胸外科也树立一块招牌,既然是树立招牌,就树一块最大最高的。

“机器人手术代表未来外科的方向,胸外科要树立一块招牌,就用达芬奇机器人来树招牌,这块招牌别人要突破难度大一点。”

杨平对欧连峰的手术方案做出最后的确定。

此时的何向军主任又带着团队开始张罗着去动物手术实验室训练手术,胸腔镜这玩意平时他做的很熟,但是做肺移植这么大的手术,还是不行,必须好好练练,一想起自己是世界第一例,何主任就可以废寝忘食。

微创是外科未来的方向,何主任要牢牢把握方向。

“主任,杨教授不会主刀这台手术吗?”有个胸外科医生问道。

何主任信心满满地说:“如果我把手术练得让杨教授满意,他肯定让我主刀,自己只是在旁边指导,所以大家加油,竭尽全力去抢猪,到时候把手术练好了,你一助,你二助---。”

何主任现在把助手的位置分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