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存钱(1 / 1)

“那她现在?”

“现在不知道。反正应该在好好活着,只要她还好好活着,我就祝福她。”姜余晖从篮子里拿了好大一把串串放在锅里,“你寒假怎么安排?”

禾时没好意思告诉姜余晖自己找兼职的事情,也不太能开口说最近家里发生的事,于是随口应付道:“就刷刷题,准备三月份的奥赛吧。”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我回去再给你寄点资料过来,奥赛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能参加的人基本都是学校里有一定实力的,不能掉以轻心。夏令营的名额就那么多,大家都挤破了头想进去。”

禾时也听说过奥赛的难度,和她平时那些习题不是一个档次。

尤其是比赛,还涉及到一些心态和临场发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当然如果准备得越充分,肯定状态也就会更好。

禾时夹了一片藕放嘴里:“你呢?”

“我?”

姜余晖从锅里拿了几串牛肉放禾时碗里:“我回去陪我奶奶,当然也要准备比赛。如果你没事的话,可以跟我去上海玩,可以带你去看看迪士尼。”

禾时在网上看到过迪士尼,门票都好几百,不是她现在能消费得起的。

正准备拒绝,电话突然响了,原来是下午找兼职的时候投了一些简历,有HR给她打电话,通知她面试时间。

挂断电话。

“怎么?你在找工作?”姜余晖眉心拧了拧。

“不是,就想假期找点兼职。”禾时本来不想被姜余晖知道这些事,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那样的家庭和出身,估计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兼职这个词。

姜余晖本来想问她找兼职做什么,但是打消了念头,找兼职能做什么,不就很简单吗?——赚钱。

看来她缺钱了。

两人心照不宣地没有再提这个话题。

吃完饭,姜余晖送禾时回家,走到她楼下,禾时转过身,两只手揣在兜里,笑嘻嘻地冲着姜余晖:“好冷呀,你快回去吧。”

“嗯。”姜余晖点了点头,“有什么事和我分享,我们是好朋友。”

“知道啦。明天回家注意安全,东西要带好,别忘了。”禾时提醒道。

“好,下学期见!”姜余晖伸手揉了揉她额前的刘海。

“对了,这个送给你。”姜余晖从包里掏出了一个水晶球,“成都很难看到下雪,想看下雪的时候,就看看这个。”

水晶球底部有个开关,打开后里面就会飞舞漫天的雪花,一个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在雪花中跟着音乐舞蹈。

“我又不是小学生,这个年代还玩水晶球?”禾时虽然嘴上在吐槽,但是心里还是很欣喜。

因为除了易梦黎,好久没有人送过她礼物了。

姜余晖以为禾时不喜欢这个礼物,有点失落:“那要不,我明天不回去了,我去买两张机票,带你去哈尔滨看雪?”

“真是越说越离谱了,这个,就挺好的。”禾时两只手捧着水晶球,怕浪费电,就把开关给关了,“谢谢啦。”

两人告别。

姜余晖走了两步又转过头:“禾时!”

还在原地没走的禾时:“嗯?”

“初雪的时候见面吧,向我许愿,别忘了。”

禾时看着姜余晖,他的笑依旧让她忍不住心跳加速:“要得!”

和禾时分开后,姜余晖就给杜寒时打了个电话。

没一会儿,杜寒时就给禾时发了个信息,询问她寒假是否可以抽空给他上小学三年级的弟弟补课。

待遇还挺不错,连续补二十天,每天补三个小时,一天1000块的补课费。

禾时觉得1000块有点儿高,她也不过是个高二的学生。

禾时:【1000会不会太高了?杜寒时同学。】

杜寒时:【挺便宜了,他之前补语文,一天一个小时就是800,你补三个小时才1000,你不去告我们压榨你劳动力就行啦。】

原来有钱人的生活是这样呀,补个语文都要花那么大的价钱。

听了这些,禾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格局太小了。

禾时:【好的,那我从明天就开始过去,下午见。】

和禾时沟通好后,杜寒时才给姜余晖回了电话。

姜余晖:搞定了?

杜寒时:我说你这个1000差点都要被她拒绝了。

姜余晖:怎么?嫌太少了?

杜寒时:太多了,还好我随机应变能力强。

姜余晖:那就好。补课费我支FB转你。

杜寒时:不用了,反正我弟弟也需要请家教老师补课,请她我还放心点。

姜余晖:少废话,这是我的事,怎么能让你花钱。

杜寒时:那你出一半,我出一半。

姜余晖:那要不,给她开2000一天?

杜寒时:可别,你这是要吓得她不敢接这份兼职了。

姜余晖:行吧,开学见。

挂断电话,杜寒时支FB就收到了姜余晖的两万块转账。

随后又转来五千,补充了一句:剩下的五千你想个办法当作奖励给她。

杜寒时:……

所以,整个一月剩下的日子,禾时都上午刷题,下午去给杜寒时的弟弟补课,晚上偶尔去医院看看高尚德。

补课最后一天,杜寒时以他父母的名义给了禾时一万块的感谢费,其中包括五千姜余晖的转账。

因为他弟弟的确是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爱上了学习。

晚上,杜寒时的父母邀请禾时一起外出吃晚餐,拿了杜寒时家人那么多补课费,禾时也不太好拒绝。

这次聚餐同时还邀请了李孟瑶和她的家人。

李孟瑶的爸妈去世后,就一直跟着她的姑姑和姑父和杜寒时住在同一个别墅区。

她的姑姑和姑父是丁克,所以把她就当作亲生一样对待。

李孟瑶很是诧异在杜寒时的家庭聚餐上遇到了禾时,餐前,趁着去洗手间的功夫,她堵上了禾时。

“你可真不要脸,姜余晖回上海,你就搭上杜寒时,你也太饥渴了吧。”

禾时扯了一张纸巾擦手,懒得理她。

“我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姜余晖,让他看清楚你是什么样的人!”

她迫不及待想把这个天大的新闻告诉姜余晖,但遗憾的是,她并没有姜余晖的微信,杜寒时又不可能把姜余晖的微信推给她,如果能推,早就推了。

于是饭后,她提议大家一起拍张合照。

照片里,杜寒时和禾时站在一起,看着像是一家人,其乐融融。

李孟瑶假借杜寒时的手机,把照片发给了姜余晖,又立刻删除了聊天记录。

姜余晖看到照片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因为最近他还在参加魔鬼式集训,筹备一个世界级高中生设计大赛,因此没怎么看手机。

尽管他知道禾时是给杜寒时弟弟补课,甚至这都是自己一手的杰作,但是看着两个人站那么近,心里还是有点不爽。

算算时间,已经有十来天没有和禾时联系了。

上一次联系还是集训前,他简单地和她寒暄了几句,其实想要问的好多好多,但最终都没问出口。

只让她天冷加衣,注意保暖。

他拿起手机打算给她发信息,又放下了。

算了,估计这么晚她也睡了,等过两天设计赛结束,他再给她发信息吧。

姜余晖的奶奶是中国建筑设计的元老级大师,姜余晖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从小也就耳濡目染。

包括这次大赛,是业内针对高中生具有权威的一场比赛,很有含金量,奶奶也相当重视这个成绩。

所以他一定要好好争气,不让奶奶失望。

*

禾时也完全没有想到,能靠自己的双手在二十天就赚到了三万块。

这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但是她还是不能乱花,因为她要拿着这笔钱,去北京找一下传说中那个姓寒的,也就是那个可能是自己爸爸的人。

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她要搞清楚他是不是抛弃了她和妈妈,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纠葛。

禾时买了第二天晚上的硬座,全程25个小时,到达北京西站是第二天晚上的九点多。

北方的冬天和成都有很大的差别,成都再冷,寒风刮在脸上也不会像是刀割。

她简单的在西站附近的宾馆应付了一晚,北京不愧是首都,住宿真的比成都贵了好几倍,就是一个普通的宾馆,都要三百多,这个条件,在成都,顶多100左右。

但是还好是在首都,治安倒是不错,她完全不担心安全的问题。

宾馆的隔音不太好,刚睡下,就听到隔壁“咿咿呀呀”的声音,索性起床思考一下明天的行程。

她看了一下地图,查了一下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中医院大学,但是北京实在是太大了,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那些学校,即使进去了,怎么查一二十年前的信息呢。

那个时候也没有计算机,没有档案库,不过即使有,人家也不会给她一个未成年信息。

一心想着过来找人,却没想过怎么样去找,还是冲动了。

思来想去,她打算联系一下那个叫陆吟秋的阿姨,可能她是唯一的突破口吧。

现在已经快到十一点了,也不知道睡了没,她最后还是没敢打电话,怕打扰到她,只是编辑了一条信息发了过去,这样明天早上她醒来的时候看到的话,就可以回复她。

没想到陆吟秋还没睡。

她直接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陆吟秋:“时时,我现在海南出差,你现在哪儿?”

禾时:“我在西站旁边的宾馆,阿姨,不用麻烦您,我只是想问问关于您上次说的姓寒的那个人的情况。”

陆吟秋:“我也很多年没听到他的消息了,我帮你向其他的同学打听一下告诉你吧,对了,明天你去我家里,家里有人,我还有一些东西正好交给你。”

禾时:“好的,那谢谢陆阿姨,有情况了您一定要告诉我。”

陆吟秋:“行,我等下把地址用短信发给你,你明天早点过去,一个人注意安全。”

禾时:“好的,谢谢陆阿姨,您早点休息。”

和陆吟秋挂断电话后,禾时就收到了她发来的短信,是北京三环内的一个地址,禾时用地图查了一下,坐地铁,甚至不用换乘,就直接到了。

至少事情有点希望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