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1 / 1)

过完年,周珍宝就正式进入军校,成为其中一员了,逢年过年都不一定能回来。老魏和宋知婉一家再三保证,一定好好照顾周珍宝。周时誉戒了这么多年的烟,女儿去军校那天,还是独自在院子里抽了根。

瞧他这样子,宋知婉其实心里也挺酸的,做父母的,总得要过这一关的,只是像周珍宝这么小,就要开始独立的生活学习,她也不知道对周珍宝是好是坏。

哪怕宋知婉问过周珍宝。

周珍宝的回答是, “妈,你不用担心我,我喜欢算盘,以后也会一直喜欢,以前是我坐井观天,认为自己的算盘是最牛的,现在才知道还有那么厉害的人,超过她们就是我的目标!"

这也的确是周珍宝的想法,别看现在自己是第二十五名,可到底是在跟其他三十九个在竞赛,大家都很努力,也都有天赋,她但凡敢偷懒一下,都会被超过去,所以周珍宝现在的任务很重。

不仅是要超过前面的二十四名,还要防着后面的十五名。

十一月底过了招生考试之后,周珍宝时不时的就和卓越一块学习,就在他们的小四合院里,周珍宝最想超过的,就是眼前这个卓越。

因为卓越是第一名!

第一次和自己比的时候,人家压根没用全力,到考试那天,周珍宝才发现这个人有多恐怖。现在周珍宝就把卓越当成是竞争对手在对待。

这叫做什么来着?

对了。

卧薪尝胆!

珍宝小小的脸蛋上,充满了坚毅。

宋知婉对于女儿的回答,却没有那么的放心,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七岁时候的想法,能代表十七岁的想法么。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是容易放弃了。

哪怕现在周珍宝是愿意的,说不准没两天就不愿意了呢。因此宋知婉还是忧心忡忡。

等周时誉抽完了烟,回头瞧见了宋知婉,立马有些尴尬了起来, "就一根。"

毕竟戒烟这么久了。

这根烟还是周时誉问隔壁萧政委要的。

萧政委还笑话他, “媳妇不喜欢你抽烟?要我说,大老爷们的,这么委屈自己干啥,自己还不能抽根烟了?"

“抽烟对身体不好,对你

媳妇孩子也不好,老萧,你也少抽点吧。”周时誉拿了人家的烟,还把萧政委给说教了一通。

这才走。

萧政委越想越不对劲,回头和卓岚吐槽: “你说这个老周,怎么说话的,明明就是妻管严,还不让人说?"

卓岚斜了他一眼, “我觉得人老周说的没错。”

"你也少抽点,没看儿子被你熏得不行么。"

没想到,媳妇也这么说自己。

萧政委摸了摸鼻子,不敢在说什么了。

自己这把年纪,二婚还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事实上他比谁都稀罕着呢。

说回院子里。

宋知婉倒是没介意周时誉抽烟,他心情苦闷没办法,抽根烟也是正常的,这要是也要吵的话,日子也不用过了。

她道: “再过几个月,叙端就要考试了。”说这个,是想让周时誉把心思放到别的孩子上面。

现在周珍宝去了军校,那边安全问题之类的,完全不用担心,只要她能适应,能吃苦,往后的路是已经平坦了,怎么走都不用他们家长担心,军校会一路安排下去。

而周盛来更不用说。

他很受那位程老爷子的青睐,哪怕还在学校里,但摆明了是那位老爷子的人,很多东西都在学,往后也会是程老爷子的一名将。

这是周盛来自己走出来的路。

家里面也帮不到什么忙,当然也不会去帮。唯一担心的,大概就是周叙端了。

他这人不着调,要是不看着点,也不知道葫芦里都是在卖什么药。

宋知婉不指望周叙端多厉害,至少高考要考上,上个大学,往后国家包分配,日子也不会差。再不济的,三兄弟姐妹的,总能互相帮衬照应。

听到这话,周时誉道:“和他哥一样,在京城考上个大学就行了,实在考不上,那我想想办法,哪个单位要人。"

“大学还是要上的,他成绩不差,脑子也不笨,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咱们就得逼着点。”宋知

婉回了句

现在的家长心里,除了读书是条出路,还有别的笔读书出路还好的么。

这才是第三届恢复高考。

遇别提多好。

读书不仅是在省钱,甚至是在赚钱。国家这是在培养人才。

单位是能找到不错的,依照宋知婉和周时誉的人脉关系,找个好工作不难,可她们更希望周叙端能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至少不要靠着家里,这样以后成家了,宋知婉也能放心。周时誉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

主要是三个孩子,就剩下这个需要操心的了,是得上心点。他道: “我不太懂学习上的事情,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来安排。”

“下半年就不要让叙端住校了,”宋知婉得了周时誉的话,就算是放心了,她道: “叙端说,宿舍里的人睡觉总是打呼噜磨牙的,他睡得不好,那还不如多跑两趟呢,咱们给他买个自行车吧。"

自行车现在还是要票。

家里有一辆,都是宋知婉在骑,周时誉出门都有人负责开车。

再买一辆,那就是给周叙端的。

周时誉点头, "成,我回头让小吴去办。"

"小吴人不错,过年也没能回去,你给人送点我做的包子。"

听到这话,周时誉笑了, “要不我手底下的这帮人都喜欢你呢,你想的就是贴心。”小吴都已经是宋知婉的粉丝了。

除了不能做的一些事情,宋知婉让他帮忙,他都很乐意去做。A

宋知婉嗔了他一眼,拿出了包子,让周时誉现在送过去。屋内。

“啥,给我买自行车?”周叙端愣了一下。

宋知婉点了点头, “我和你爸商量过了,你下半年回家来住,好好备考,我会和学校那边说的,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也可以问我。"

宋知婉好歹也是大学生。

这原本该是个好事吧。

可周叙端面色却是有些古怪, "也不用这么麻烦吧……"

/>

宋知婉看他不在意的样子,有些上火。

也不知道周叙端到底想要怎么样,明明学习跟他哥相差不了多少,可就是让人操心。

周叙端看出老母亲的火气有些上来了,立马道: “行行行,我一定好好备考,妈你也别这么麻烦跑一趟学校了,我自己去办手续。"

"你行么?"

宋知婉狐疑的看了他一眼。

周叙端嘿嘿笑, “我办事您放心。”这也省得她跑一趟了,宋知婉嗯了一声。

她又交代了一句, "过个年你也到处往外跑,玩心给我收一收,就剩下几个月了,考上大学谁管你干什么。"

也不知道都在跟谁玩,反正每天都出门,有时候还要在外面过夜。宋知婉认为自己算是给足了孩子自由了。但也不能放纵周叙端这样。

毕竟他性子还不稳,年纪又还是这么轻。周叙端自然是连口答应。

从小的家庭观念影响,惹谁生气都不能惹家里的女人生气,特别是宋知婉,不然宋知婉本人可能不会说什么,周时誉绝对要找他麻烦。

周叙端找了个借口又溜出去了。

这回借口是说去找老师,把这个事情给办了。宋知婉自然没理由不答应。还把自己自行车也借给他了。

周叙端驾轻熟路的就上了车,自行车骑得很溜,他来到了一处胡同口,转来转去的,跑到了一处大杂院,往里面喊了一声。

人出来了。

却是个年轻小姑娘。

定睛一看,这人不是薛云云么。

现在不叫薛云云了。

她改了姓,跟着方书喜姓,叫方云云,跟秦蓁蓁那边算是断了关系,户口都迁到了方书喜的名下。

看到周叙端来了,方云云还有些意外, "你怎么今天来了?"

“我来是和你说一声,我接下来半年没法找你了。”周叙端叹了口气,一边说着,一边将之前供销社里买好的汽水,递给她。

方云云接了过来, "怎么回事。"

“我妈让我高考。”

闻言,方云云点点头, “表姨没错,你这个年纪不上大学,总

不能上班去吧,以后大学生会越来越多的。"

周叙端挠了挠脑袋, "那你呢,你考不考啊。"

"我和你能比么,我不考了。"方云云喝着汽水,慢吞吞的回了句。

她好像真的一点都不在意。

周叙端拧起眉头, "你要是想考,就能考,咱们赚的那些钱,也够你生活了。"方云云摇头, “我得照顾方爷爷,那些钱我寄了一部分去南城。”她有自己的坚持。

不管宋明珠和秦蓁蓁怎么样,至少宋明珠养了她,那她该孝顺的还是要孝顺。周叙端是来了京城后,才碰上方云云的。

那时候方云云跟着方书喜一块生活,方书喜年纪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他有被分配的房子,那时候方云云就是跟着方书喜住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只可惜,先前举报了方书喜,导致他下放的家人,竟然又找上了门来。

毕竟方书喜现在平反了,平反有国家的补偿,他又被返聘去了医科大,除了退休工资,还有工资可以拿,方家人点击的就是方书喜的那些钱。

本来想着方书喜一个老人,要这么多钱,也不可能带进棺材里去吧,所以是想要用怀柔政策,只等着人两腿一蹬,钱就都是自己的了。

没想到方书喜竟然还带回来了一个小姑娘,这下方家人可不就炸锅了么。

看到方云云后,各种难听的话都有,有的甚至说,方书喜不要脸,年纪一大把,还要养个女人在身边。

方书喜气的心脏病都要犯了。

方云云想了个办法,把这些人全都赶走了。

但她自己也觉得,这么跟方书喜住在一块,肯定很多人会说,所以她那会儿就自己跑出来了。只是身上没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碰到的周叙端。

周叙端是有生意头脑的,借了方云云一笔钱,帮她在大杂院里租了个房子,然后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要读书,而且你知道我家里人,肯定不同意我干这些事情,你要是愿意的话,咱们就一起干,我出钱出点子,你出力,到手的钱咱们对半分,怎么样?"

这不是在施舍方云云。

周叙端也看出来了,她是个聪明人,

跟聪明人合作,又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还是亲戚,周叙端对对方的人品很看好。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两人赚的是辛苦钱。

跑的是黑市。

卖的是药包,这算是方云云的专长,所以这事情还真的就得和她合作。

药材呢,是周叙端和方云云去乡下收的。

京城附近的乡下,有很多农户,方云云只要指定要哪些样子的药材,对方给她弄到之后,方云云自己摆大杂院里铺着晒。

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帮方书喜的忙。

所以大家也不会问什么。

这些药材,制成药包,主要的功效治感冒,治烫伤等等,一些比较小的毛病,去医院的话不划算,而他们的药包卖的价格不贵,一个药包只卖一块钱。

要是去医院,挂个号就不止了。

这价格还真划算。

因此生意不错。

两人做生意到现在,也赚了有千把块了,有时候方云云去摆摊,有时候周叙端去摆,甚至有时候两人一起摆。

这是周叙端想出来的。

故意对着叫。

比如方云云卖一块钱,他就卖九毛钱,加上周叙端摆摊的次数少,大家一看他来了,自然急着去周叙端那边买,所以周叙端卖的很快。

用周叙端说,这个就是在利用买的人心理。

加上他们的药包,效果确实不错,买回去大家都觉得挺好,所以愿意买的人很多,甚至还能囤着,特别是周叙端摆摊,因为他便宜一毛钱,所以他一到,没半小时就能卖完。

说句实在的。

方云云都觉得周叙端牛,这脑子就是灵光。周叙端却是道: “这还是你的药包做得好,活都是你在干,我只是出个主意。”

两人算是互相成就吧。

只是接下来半年,周叙端没什么空了。

周叙端还是想赚钱,特别是第一次做生意后,他尝到了赚钱的甜头,更是觉得这个市场很大,不止是卖药包,其他的市场都是空白的。

只要有点心思去赚,就能够赚到钱。

不过像是想到了什么,周叙端道: “咱们这个药包,也不能一直卖了,我听

我妈说,卫生部要整合下面的医院了,咱们的东西估计不合规定。"

现在是钻空子。

往后等医院越来越合规,这些东西肯定是赚不了钱的。这提议,还是宋知婉出的。周叙端有些感慨。

自己老妈把他的发财路给堵了。

要不然的话,这个药材包,其他商贩也没办法复刻,她们相当于是独一家。

要不是怕其他商贩不诚心,或者什么的,周叙端都想要做供货商,给这些人供货,回头自己只要拿中间这笔钱就行了,这样只需要躺着就能收钱。

方云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表姨这么做是对的。"

“你怎么对我妈,这么无条件信任。”周叙端嘀咕了一句。

好像只要是宋知婉说的,方云云就是没脑子的捧着。反正都是对的。

方云云只是笑了笑。

因为她的私心里,也一直把宋知婉当做是自己的母亲。

或者换句话说,她渴望有这么一个母亲,有周叙端这样的家庭。父母恩爱,家庭关系和谐,兄弟姐妹也能互帮互助。这些都是方云云没有的。

好不容易有个师傅,但家里面又总是隔三差五的闹,方云云不想让方书喜年纪这么大了,还为了自己的事情烦恼。

也不想他的名声臭了。只能偶尔的过去看看方书喜。周叙端看她这样,总觉得方云云太过于成熟了,或者说是家庭被迫让她早熟吧。

和她合作,一是因为方云云聪明,也有能力,二也是想要帮她一把。她太苦了。

周叙端不说这些了,回头又像个做哥哥的,跟她苦口婆心道: “你要实在不行,也可以来我家,要是我妈看你这样,肯定不会不管你的,你医术好,我妈医术也好,你索性跟着我妈干。"

这是比较理智的想法。

方云云各方面都挺好的,加上医术有天赋,周叙端看宋知婉忙活的,都是医院里的事情,还有那个学校的事情,这学校没个两年办不起来。

这时候,宋知婉肯定是最缺人帮的时候了。

方云云要是不读大学,以后也不可能一直卖药包,总要想个出路吧。听到周叙端这么说,方云云摇摇头, "再说吧。"

她上次问宋知婉借了钱,都还没有还给她,手里面现在有个几百块了,听起来是一笔巨款,可对于方云云来说,有一部分要寄给宋明珠的,还有一部分要交房租,剩下的做生活费,能存起来的并不多。

方云云目前只能保证最起码的生活标准,她不希望自己什么都靠别人,就算真的有一天,去帮宋知婉的忙了,并不是因为她可怜,走投无路了。

而是她有足够的能力了。

这样就是自己能帮宋知婉,而不是宋知婉帮她。至少方云云就有能力了。

周叙端劝不动她,只好道: “那你要是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等我考上大学了,就不一定找得到我了。"

“你打不算考京城么?”方云云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周叙端嘿嘿一笑, "在京城受制太多了。"

"那你打算考去哪里。"

“哪里能赚到钱,那就去哪里呗。”

周叙端回了句。

果然是个财迷。

当然想赚钱不是坏事,方云云自己也想赚钱,要不然也不会和周叙端合作干这些事情。就是不长远。

方云云除了摆摊,其余的时间,都是和药材打交道。也会去乡下亲自观察药材。

她用的都是野生的,所以药效也好。

这让方云云发现,其实中医这一行,药的重要性,野生和养殖的,就是有区别。除此之外,就是和方书喜的学习了。所以方云云哪怕不读书,其实每天的事情也不少。

周叙端算是最理解方云云的了,他跟别人不一样,没想过方云云一定要考大学,硬要觉得大学就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他自己觉得,这个时代环境太好了。

赚钱的市场太大了。

读书是铁饭碗,是老一辈喜欢的,因为他们就是那个年代过来的。

可周叙端比较有冒险精神,他觉得要抓住时代的机遇,读大学呢,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可他的目标是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

这一个观点,是在宋翰钰来的那一次彻底有的。周叙端想。

凭什么国外经济发展这么好,难道华夏就只能过穷日子么,所有的资源都要从国外进口,这明显有问题,华夏泱泱大国,要什么没有?

难道他们就比别的国家小么?

连日国那种弹丸之地,经济发展都如此迅猛惊人。

周叙端不愿意屈居于人后!

他也想要让华夏人都吃得饱饭,让华夏人都能够有很多钱,去做科研,去强大自己。这样一来,赚钱就变得很迫切了。

不止是自己想要钱,还想要让国家经济好起来,带动那些穷苦的地方,周叙端想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国家发展。

就像他妈一样!

把钱全都捐了。

当然周叙端的思想觉悟没那么高,他想的是每年捐一笔钱,其他的还是要让自己过好日子的。跟方云云告别之后。周叙端就回家了。

要备战高考了!

全家人都对周叙端的考试很重视,周叙端也只能把心思放到这个上面来,一直到高考结束,他才觉得自己算是解放了。

高考果然辛苦啊!

为了弟弟的高考,周盛来百忙之中也回了家一趟。问起了他报考的是哪所学校。

周时誉随口道: “总是在京城。”

“不是。”周叙端否认了。

宋知婉对周叙端的要求不高,考上大学就行,所以对他的回答没什么表情。“那就去南城吧,大哥他们都在那边,也能照顾他。”

周叙端慢慢吞吞道: “也不是。”这让周时誉纳闷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你到底想考去哪里?"

在京城的话,那就在自己这边,三个孩子都在京城,对于周时誉来说,家里还是热闹的,可要是周叙端考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到底是家里少了个人了。

周盛来也拧着眉头看他。

瞧见他的神情,周叙端咽了咽口水, “我想去G大。”这让全家人都很意外。包括周盛来。

不过他没有先否定周叙端,而是问: “为什么。”G城她们只去过一次。

就是上次广交会的时候,那还是很早之前了。那边发展确实不错。

毕竟每年两次的广交会,现在是越办越好了。但是要说教育资源什么的,肯定是京城的好。

周盛来问过周叙端的估分,不出意外的话,考上清大是没有

问题的。周叙端眼珠子在转, "就是想去那。"

至于为什么,他就不肯说了。

家里算是民主。

宋知婉拦下了一肚子话的周时誉,只道: “反正我对你要求不高,你要想去G大,只要你能读完,我也不说什么。"

果然,家里会支持自己的,肯定是老妈。

周叙端都有些感动了。

毕竟他察觉到,周时誉已经想骂他了。这顿饭就这么结束了。回屋之后。

周时誉还是有些不高兴,他看向宋知婉,道: “他好端端的跑那么远去读书干什么,京城不好么,他的成绩,加上京城户口的招生标准,他考上清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么好的学校都不要,非要去那边做什么,我看他就是脑子抽了。"

“你没看出来么,叙端早就做好决定了,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压着他学习,他现在都高考结束了,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能太强求了,他们是人,是有自己思想的,我们是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经验去提出意见,但是听不听是他的事情,难道牛不喝水,你还非要摁着他脑袋么。”宋知婉给他端了杯水,跟他好好解释自己的想法。

周时誉猛喝了一口,还是觉得可惜, “他估分不低,就算相差个几十分,也是能上清大的,我就是觉得可惜,你也知道他不着调,这一次也不知道是犯什么混,好端端的想跑去G城了。"

宋知婉还是那句话, “那是他自己的路,我们把他们养到考上大学,往后怎么走,就看他们自己怎么想了。"

而另一边。

周盛来也和周叙端在讨论这个事情。

周盛来大概能理解,为什么周叙端想要去那边,他抿唇道: “隔壁申城是在发展,但具体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你现在去那边,对你来说,是个很冒险的举动。"

“大哥,你给我透个底,你觉得申城能发展起来么。”周叙端也没急着反驳,而是问他的意见。

闻言。

周盛来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你别扯这些想要来套我的话,我觉得能发展,所以你就觉得那边一定能发展了?"

周叙端嘿嘿笑, “那是当然,我大哥是谁啊,难道你不想经济迅速发展么

。”

“我不和你讨论这些,反正你自己想好就行,清大不出意外,你能录取上,但如果你想好了去G城,我也支持你,只要你别后悔就行。"周盛来回了句。

这就够了。

周叙端做事情,从来不后悔。

这时候的他们,都不知道那个小渔村,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凭靠着的,只是自己的直觉。两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要前进。

1983年。

宋知婉早早的下了班,中医学校在重重压力下,也总算是建立了起来。

她算是最高负责人。

而帮自己管着的,就是方云云了。她现在也已经二十多岁了,穿着医生白袍,长发梳起,十分的干净利落。

当初宋知婉把学校办起来的时候,外界有很多的声音,特别是宋知婉还选择让方云云帮自己去管,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可谁都不知道。

这个学校之所以开起来,里面的每个分班,每一本家族秘方,全都是方云云一个个去谈妥,一个个去找来的。

她做的贡献不低。宋知婉现在年纪大了,很需要有个人来帮自己的忙。

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

改革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的,而是一代传一代。

宋知婉生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是走这一条路的,而如今,方云云就是宋知婉培养的下一代。她足够有能力和想法,帮着自己把中医学校越办越好。

不过。

宋知婉下班前,和交资料来的方云云道: “你看看这个。”

说着,把一张纸递了过去。

方云云看了一眼。

"夜大?"

宋知婉点点头, “你现在学历还得往上升一升,这个夜大是刚建立的,我看了看,资质更方面都不错,你先把文凭拿到,往后中医学校还得靠你。"

再过些年,宋知婉都要退休了。

孩子们现在都不在宋知婉的身边,方云云就跟自己的孩子没区别。她太可怜。

没有父母,也没有什么亲人。

对她好的方书喜,家里说话又一直不干不净的。宋知婉

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和方云云彻底聊了一次。

说起来两人竟然是在公安局见的面。

方云云卖药包被抓,差点没出来,还是宋知婉去把人捞出来的。当时瞧她那样子,宋知婉叹了口气,给她找了份工作。方云云一开始环不愿意要。

对于她的态度,宋知婉也能理解,她只是道: “我知道你心气高,也不想麻烦我,但是你太小了,你明白么,这不是你的问题,人这一辈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也会遇到贵人,这都是机遇,你把握住了,就能改变人生,只有你自己越来越好,你才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像你现在这样,什么人的帮忙都不要,这是不对的,你要是真的想要对得起我,那就好好干,中医学校是我的心血,也是我这辈子最想要去做的事情。"

“但我的一辈子太短了,这件事情又注定了,需要一代一代的坚持下去,你来帮我,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我。"

是这句话。

让方云云松了口。

她太倔了。

连方书喜的话都不听,可唯独对于宋知婉,方云云总有一种渴望,想要得到她的认可。这两年,方云云很努力,努力到宋知婉都心疼的地步。

现在看到这个夜大,方云云也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收了起来, "好,表姨我去。"只要是宋知婉说的,她就照着做。

宋知婉这才放心,下了班那就是私人时间了,她道: “过两天过年了,你要不要来我这一起过年?"

周盛来毕业了。

毕业后,就去了申城,他起点比一般人高,是大学生不说,还是程老爷子的人,一去就是做S长秘书,所以很忙,过年估计都回不来。

周珍宝也是,在军校无法回家。

剩下的一个周叙端,也不知道在搞什么,回不回来也没说一声。今年家里冷清了,估计只有宋知婉和周时誉过年。

宋知婉都在考虑,要是只有他们两个的话,那索性回南城过年去得了。方云云很心动,但还是摇了摇头, “我得去师父那。”

毕竟方书喜年纪很大了,又是一个人生活,方云云时不时的就要过去,生怕他出事。对此,宋知婉也没强求,点了点头, "那行,过完年之后,你记得去上夜大。"“我

知道了表姨。”方云云微笑,两颊的梨涡看着很是甜美。

看她笑,宋知婉满意道: "小姑娘就应该多笑一笑,这样才好看,对了,先前詹主任说要给你介绍对象,你抽空也去见见面吧。"

方云云对感情其实并不期待,但她更不想让宋知婉失望,所以她点了点头。

"好。"

今年过年。

注定要冷清了。

宋知婉回了家,就收到了周叙端寄来的信。说是回不来过年了,让他们不用管他。

周时誉一听这消息,冷哼了一声, "都要毕业了,也不知道在外面干点什么,还写信回来,怎么,是没有家里的电话么,我看他就是知道我们不同意,所以来个先斩后奏,我看这孩子,就是被你宠坏了!"

“算了,他不回来就不回来吧,你过年假期有吧,咱们回南城过年去吧。”宋知婉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没有像周时誉一样那么生气。

一听去南城。

周时誉又来了劲, “那我让小吴多准备点年货,把火车票也给买了,说起来是好久没回去了,这回正好见见我的那些老战友们。”

真是年纪越大,越像是个孩子。脾气来得快,去的也挺快的。

宋知婉笑了起来,回头就开始准备回家的行李了。至于周叙端现在在干嘛呢。

他正在考虑,怎么样能去申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