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代晋> 第六九零章 才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九零章 才能(1 / 1)

东府军当然没闲着。6月初,当苻丕大军进逼彭城之时,东府军4万大军便倾巢出动,兵分两路,渡淮水而击。

1路由周澈率领1万5千兵马从东侧北上,进攻秦国东海郡,直插北徐州核心区域。其战术目的是,攻入东海郡后往西北穿插,截断彭城北琅琊郡到湖6到留县到彭城1线的补给线。

而另1路,则由李徽亲自率领的两万5千人,从淮阴北上,攻临淮之后向西北方向的彭城逼近,最终到达距离彭城1步之遥的下邳。

作战的思路其实和当初攻下彭城的思路差不多。两军呈剪刀式进攻,最终两军形成1军阻敌断物资通道,1军逼近彭城,必要时参与攻城的态势。和当初东府军阻敌,北府军攻城的思路差不多。

不过,鉴于谢玄拒绝东府军参与守彭城,李徽不能直接参与彭城之战,只能在外围逼近牵制,断物资通道这样的辅助手段来减轻彭城的压力。

1旦后方物资通道被断,大军又逼近下邳的话,敌军攻城兵马不可能不分心应付。到时候,他们必须分兵来阻击自己靠近,并打通后方通道。这将令秦军的攻城行动受到极大的阻碍和困扰。

如果1旦彭城告急,下邳距离彭城不过百里,可迅速赶到彭城增援。

淮阴以北秦人聚集了两3万的兵马,这是事前便已经探知的。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住北府军的进攻。李徽攻克淮浦只用了半天,这座之前被反复蹂躏的县城根本没有任何防御的价值。

李荣的前军5千兵马兵临城下,刚刚发动进攻不到半个时辰,架势才拉开不久,城中的兵马便开始逃跑。李荣轻松攻克城池。

城中不少没有跑掉的敌军纷纷投降。李徽率后续兵马赶到时,1大群老弱病残的敌军被集中在广场上,目光呆滞的坐在那里。

稍加询问便得知,这些都是被临时抓募凑数的百姓。这也印证了之前情报的判断。秦军于淮水之北集结的兵马都是强拉老弱病残组建的兵马,不过是为了唬人充数的罢了。整个淮浦县驻军4千,正规兵马只有不到8百人。战斗1开始,他们便逃了。

而这也更坚定了李徽认为的,秦军所谓百万大军南下不过是个幌子,其中真正的兵马或许只有45十万或者更少。其余的都是强征的民夫罢了。

当然,即便如此,那也是1支强大的兵马。

其后的战斗乏善可陈。面对东府军的进攻,这些临时拼凑的兵马根本不堪1击。李荣率领前军1路势如破竹,轻车熟路的攻向下邳。确实是轻车熟路,因为上1次已经沿着这条路线进攻了1趟,这1次当然是轻车熟路。

初9日,在下邳遭遇了有限的抵抗。下邳城有3千秦军守军守城。这1次倒是让李荣等人有了些动力,之前这1路根本算不得真正的作战。

李荣率领兵马采用东城佯攻,西城突进的策略,只付出了4百余人的伤亡便攻入城中。李徽率中军抵达时,城中已经陷入巷战。大军1到,自然是摧枯拉朽,3千下邳守军被全歼于城中。

当晚,兵马入城,安抚百姓,建立军营和防御。因为这里便是目的地。李徽要驻军于此,静观其变。次日清晨,李徽派出斥候骑兵前往彭城打探军情,很快便得到了秦军正在攻城的消息。

李徽命斥候密切关注。李徽并不着急,他认为,以彭城之坚固,刘牢之的3万北府军守城,只要下定决心守住,秦人是不可能轻易攻下的。

然而,初更时分,斥候送回的消息令李徽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秦军仅仅攻城1日,城便破了。被认为是固若金汤的彭城,就像是纸糊的1样。这简直不可思议。若不是斥候禀报说,双方死伤兵马超过数万,战斗极为激烈的话,李徽几乎要怀疑是刘牢之通敌,将城池主动献出了。

李徽立刻派李荣率兵马前往彭城左近打探进1步的消息和原因。凌晨时分,李荣带着兵马回来了,随着他1同回来的还有数百名城破之后突围杀出来的数百名北府军。

他们遭遇秦军骑兵的追杀,往下邳方向逃跑。李荣带着两千骑兵正好抵达,击退了对方的追兵,将他们救了下来。

溃逃的士兵当中有两名都伯,他们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整个战斗的过程。李徽也得以进1步的了解了彭城失守的原因。

在听了他们讲述了守城的准备和战斗的经过之后,李徽默然半晌,开口道:“诸位可知刘牢之败因何在?”

众将沉思良久,中军副将蒋胜道:“兵力悬殊,无法抵挡。”

李徽道:“此为原因之1,还有呢?”

李荣道:“兵力悬殊不足以如此溃败。3万军守城,御十万兵马也不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乃是守城决心不足,准备不足。遇到紧急情形,便慌了神,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

李徽微笑点头道:“说的不错。还有呢?”

众将7嘴8舌的说了1些,有的在理,有的不在点子上。

李徽看着站在角落里的1人,招手问道:“刘裕,你认为呢?”

刘裕显然没有意识到会问到自己,他只是1名跑腿端茶的亲卫而已。但之前众人谈话的内容他都认真的听了。

“李大人,我……我怕说错了。”刘裕道。

李徽笑道:“怕什么,我们这是在探讨刘牢之的败因,这是好事。吸取教训,以利我军作战。但说无妨。”

刘裕吸了口气道:“那我就说了。在我看来,他们活该败。首先,从态度上,他们便埋下了败因。所谓骄兵必败。北府军拒绝我东府军协助防守彭城,那是他们认为他们无需在我东府军帮助之下就能拒敌。说好听些,这是自信。说难听些,这是自大骄纵。1支自大骄纵的兵马,必然失败。”

李徽微微点头,笑道:“说的不错。很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刘裕沉声道:“其次,领军之将便是个怕死骄横之人。刘牢之之前在彭城像个太岁1般,自进了城,当了太守,便自大骄纵。我就是看不惯他的作为才没有加入北府军,转而投入东府军的。他本是彭城人,进城之后第1件事便是将以前和他有仇隙的人抓起来杀了,抄了家,霸占了人家的妻女。出行之时,怒马信缰,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别人指责他的时候,他却说什么大丈夫快意恩仇,当初受人欺负,如今衣锦还乡,怎可不报仇,不展示自己的威风。这样的人,从眼界格局上便太小,且心术不正。这样的人领军,岂能服众?自大骄纵之将,必败无疑。”

李徽呵呵笑道:“原来还有这些事。还有么?”

刘裕道:“还有呢。北府军守城之志不坚。适才有位都伯说,他封堵了城门,却偷偷留南门后路,让他的外甥守着南门。这说明从1开始,他就没打算死守。真要是决意死守之人,当和李刺史在留县1样,4城封堵,背水1战。主将决心不足,想着逃命,岂能守住城池?”

李徽终于哈哈大笑起来,道:“好,说的不错。刘裕,不愧是你。没让我失望。”

刘裕躬身道:“多谢李刺史,李刺史不嫌小人胡说8道便好。”

李荣笑道:“刘裕很有想法,这1路出了不少主意。看来是可栽培之才啊。干个参军不错。”

李徽道:“年纪太小了,以后再说吧。刘裕,那我问你。倘若你遭遇十多万敌人攻城,敌人4面进攻,在乱战之中寻找薄弱之处进攻,你当如何应对?就像刘牢之1样,秦军4面进攻的时候,你如何知道对方会进攻何处?”

刘裕想了想道:“这个,我倒是没想过。我也想不出办法来。但是……绝不至于1天就丢了城池。”

李徽点头,转头看向李荣道:“你说说。你有办法么?”

李荣沉吟道:“若是我的话,我不会像刘牢之那样乱糟糟的。事前要组织城中青壮,分司各城墙的物资供应,提前便要想到对方会在任何1处进攻。要留足预备队,而不是1股脑都上北城。留5千预备队在城中,随时作为机动兵力增援。做到从容不怕,不会临时抽调而导致慌乱和耽搁时间。另外,明知对方兵马数量众多,时间如此充裕,却不事前在城外设置障碍。护城河中设置荆棘水拒马,城外挖掘壕沟布置陷坑什么的。总之,任何有利于阻敌和杀敌的手段都要做准备。积小优势为大优势,而不是坐等敌人攻来。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李徽微笑点头道:“很好了。说的不错。这样的大型作战,要做好全方面的准备。从心理上到现实的准备都要事无巨细。当然了,若是我东府军守城,秦人这种攻法,我怕他们十多万大军也不够死的。哎,可惜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局势可有些不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