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代晋> 第七六六章 团聚(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六六章 团聚(续)(1 / 1)

李徽陪同母亲等人进了大宅,坐在堂上。李氏族人满满当当的站满了堂上堂下屋里屋外。族人们也很少见到李徽,都想着来说几句话,凑凑热闹。

李徽命李荣将从京城带来的两大车的礼物全部卸下来分发。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权当见面之礼。众人族人纷纷上前道谢,气氛热烈之极。

顾兰芝笑道:“我儿其实不必这么破费,咱们家现在可不像从前了,吃穿用度都是够的。京城也常去,你也经常命人送来,够吃够用了。”

李徽笑道:“自家人,说什么破费。我丹阳李氏可不能输给他人。咱们之前吃了苦,现在却也不必太节省。”

顾兰芝叹道:“哎,可惜你阿爷去世的早,不然不知道该有多么开心。”

丑姑在旁道:“是啊,是啊。”

说着话,两人就要抹泪。几名妇人忙上前劝慰1番。

两名管事的族叔和族兄上前来向家主禀报家中的情形。李徽喝着茶听他们禀报事务。

其实李氏族人这几年的境况已经好了许多,李家庄田已经扩充到了5千多亩,佃农都有数十户之多了。众族人也都在庄田谋事。家里在石城县也开了几家铺子,售卖粮油土产。

当初李徽带着母亲回到石城县的时候,可谓是家族凋0,人丁0散。当时只有几户族人住在石城县,生活也都贫苦之极。

但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了,丹阳李氏已经有十8户近百人的规模。有些是得知消息回来归族的,有的是远房旁系来攀附归宗的。还有的是姻亲投奔依附的。总之,应了那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李氏出了个李徽之后,1切都似乎欣荣了起来。

李徽的原则是,来者不拒,既往不咎。即便以前有些纠葛,家族中有些人对顾兰芝不好,父亲去世后做了1些不好的事情,但那也过去了。大度的对待族人,重新聚合家族的力量才是关键。

当然,李氏根基薄弱,都是1些普通百姓,甚少有学识才能之人。李徽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1代或者年轻1辈之中。

所以李徽选了1些堪用的,如族兄李正这样的人跟着做事,让他们见见世面,也混个官职出身。李荣这样的十几岁的少年也带出来几个,但能够成气候的也就是李荣1人了。

剩下的便是建家学,培养下1代了。靠着李家现有的这些叔伯族兄是不成的,他们只适合做些琐事,真正要振兴李氏,需要培养下1代子弟。打造新1代的李家子弟,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才学品德。虽然有些遥远,但只有如此。

家学按照李徽的要求,教的都是儒法之学,以及动手的能力。家学的先生很重要,李徽要求的是,换了好几个,但凡谈玄论虚浮华之徒,1概被辞退。除了教儒法之学,李徽还要求家学教1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算术,打造,稼穑,武技等等。李徽不希望自己家族出来的子弟最后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不事稼穑的书呆子。

几名叔伯族兄禀报完毕,李徽表示满意。虽然李徽知道,其中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自己也不必强求他们,只要大体上过的去便可以了。

李徽简单的对族人们说了几句话,无非都是些勉励之语。告诉他们,好日子还在后面,李氏振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云云,都是些场面话。

倒是有1件事,众族人甚为兴奋。李徽宣布,此次选拔几名家族子弟,包括姻亲之家的子弟跟着自己1起去做事。

这个消息无疑对众族人是极有诱惑之力的。在看到李荣现在的情形,以及得知李正在徐州当了官的事情后,谁不想得到家主提携。1时间纷纷推荐自家子侄,争先恐后,场面有些失控。

李徽告诉他们,这件事回头会商议行事,让众人暂且回去,自己要和母亲说话,不必吵闹,吵也没用。众族人见家主似乎有些不悦,这才纷纷闭嘴,告辞离去。

宅子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顾兰芝笑道:“我儿不会怪他们不懂礼数吧。确实,他们确实有些闹腾,不太懂规矩。但是那毕竟是我李氏族人。我儿要担待包涵。”

李徽笑道:“娘多虑了,我怎会怪他们。儿子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之人,比他们吵闹的多了。还有藏着坏心的,1肚子坏水的,成天想着算计你的,想要你命的。这点吵闹算得了什么?”

顾兰芝看着李徽的脸,叹道:“我儿真是受苦了,在外边着实不容易。我都不知道我儿怎地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走到今日的地步。当初在吴郡的时候,我可根本没想到有这1天,只想着我儿将来能有口饭吃,娶个媳妇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便好了。”

丑姑笑道:“大娘子就没有我有眼光,老奴当初可是说了,我家小郎必有出息。那些人都没眼力。瞧瞧,就连顾家东翁也上杆子把孙女嫁给小郎作小。谁能想到?大娘子怕是做梦也没想到过吧。”

顾兰芝嗔道:“什么作小?别乱说话。”

丑姑尴尬笑了起来,脸上全是皱纹。

“我儿此次回来呆几日啊,其实不用回来瞧我,派人来报个平安就好。媳妇孙儿们都在徐州,你该早些回去见他们才是。”顾兰芝道。

李徽道:“真是要回去见他们,但要接娘和丑姑1起去。这次无论如何也要1起去。娘不要再推辞了。”

顾兰芝1听,皱眉摇头道:“我儿的心意,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我不想挪动了。石城县很好,跟族人在1起也很好。我可不想去徐州,怪远的。”

李徽再3劝解,顾兰芝只是不允。李徽都有些气恼了,说了狠话。

“娘这般固执,岂非是置我于不孝之地?别人会怎么看我?会骂我和彤云她们不孝的。”

顾兰芝愣住了,半晌点头道:“哎,那好吧,我跟着你去便是了。”

李徽见她答应了,这才松了口气。

……

傍晚时分,石城县县令许嵩率领1干官员和本地大族前来拜访。

那许嵩白白净净身材高挑,看着倒也温和。见到李徽恭敬行礼。

“下官得知李刺史回乡,甚为激动。李刺史率军击败秦国百万大军,天下人尽皆仰慕。我石城县百姓更是自豪骄傲。我石城县有幸出了李刺史这样的人物,乃是我全县上下的荣耀。本来应该立刻来拜访的,但想着李刺史和老夫人以及族亲团聚,不便打搅,故而来迟了些,还望恕罪。”

李徽笑道:“许县令客气了。仰赖朝廷部署,将士用命,北府军独挡1面,方有大胜。本人和徐州东府军将士可不敢贪功。我本回乡探母,无意惊动诸位,倒是叨扰惊动了。”

许嵩忙道:“不敢,不敢。我等斗胆,想请县公赏脸赴宴,当面给予我等教诲,也好让家乡官员和百姓同沐荣光,共享荣幸。不知可否?”

李徽本想拒绝,他想晚上陪母亲吃饭说话,但顾兰芝却道:“我儿自当去,许县令和诸位乡贤盛情,怎可辜负。我儿不知,他们平素很照顾我李家。还有之前那位赵县令,也是极为照顾的。”

李徽1听,想起了赵墨林来,于是问道:“敢问许县令,赵墨林如今官居何处?”

许嵩讶异道:“怎么?李刺史不知赵县令现状么?是了,李刺史何等繁忙,怎会知道这里的事情。哎,赵县令如今赋闲在家,下官前年便接替他的官职了。哎,具体情形,不说也罢,今晚我派人去请他,李刺史宴席上可以自己问他。”

李徽心中疑惑,于是点头应了。赵墨林这个人给李徽的印象很好。当初自己来到石城县的时候,得他照顾。他为了帮自己,高价买了自己的马匹,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自己在丹阳郡任职,组建民团的时候,他也帮了很大的忙。自己本以为他是高升了,但现在看来,似乎是出了什么事。

李徽自然要询问清楚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