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代晋> 第八零八章 态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零八章 态度(1 / 1)

阳春3月,草长莺飞。

淮阴北淮水南岸,李徽站在码头上向着十几艘离岸的船只微笑挥手道别。

那十几艘船的船头甲板上站满了人,他们全部都是即将前往北徐州以及青州4郡上任的,由李徽任命的地方官员。

说是官员,或许不够完全的准确。因为这些人,都是李徽任命的官员,并没有经过大晋朝廷吏部的正式任命,拿的也不是朝廷的俸禄,而是徐州本地发放的官俸。

当然,从职权上来说,李徽有权任命下辖的官职。在这方面,其实只需走个过场便可。但是尽管是过场,也是需要朝廷批准任命,吏部许可的。李徽并不想多这么1道手续,因为他任命的这些人并非经由中正评议评定而授官,而是李徽用另1套程序选拔出来的做事之人。

在程序上,这是不合法的。李徽懒得跟朝廷扯皮,也没有那个时间去向朝廷解释。这种事越是解释,越是会惹来不必要的猜疑。所以,索性便不走程序,不领朝廷俸禄,免得牵扯不清。

时间不等人。自年后正月里正式接管青州4郡和北徐州4郡之后,地方上的治理便提上日程。李徽希望的自然是在军政两方面迅速的稳定局面,稳固住猛然扩张的庞大区域的社会现状和军事防务。

在得到了这么大的1片区域之后,稳固住局面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靠的是东府军留守的将领和驻军在当地稳定局面。但是,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要令这些地方迅速稳固,李徽明白,除了军队驻扎,清肃当地残余势力,整饬社会治安之外,更要稳定人心,迅速的恢复生产,恢复秩序。

所以,大批量的管理官吏必须即刻到位,必须迅速搭建起军政架构,运转起来。

此次送走的已经是第2批1百7十多名官员及其家眷了。第1批1百2十人在2月末便已经前往。本着选拔和自愿的原则,这些人都是李徽之前通过了政务学习的优秀官员,以及从徐州郡县抽调的骨干人员。

农耕季节即将到来,农时是第1位的。这3百名官员中的大部分都是管理帮助百姓耕作的官员,将徐州助农优惠政策等各种政策尽快的宣讲落实推行,将春耕的农具牲口分发,不能耽搁。只有尽快的让百姓耕作生产,他们的心才能稳定下来。

当然,只有这3百多人是不够的。8郡近3十个县域需要各方面的官员起码上千人。66续续还会选拔各方面的官员前往就任。在郡县主要官员任命得到朝廷的批准上任之后,官员的班子全部到位之后,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做。但那是后话了。

李徽是在正月里回到淮阴的,虽然错过了新年,但是率军北上收获满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北徐州之外,甚至还白白得了青州4郡之地,可谓是意外之喜。

青州4郡之地虽然贫瘠,似乎是个累赘,但李徽却明白,没有1片土地是无用的,只是没发现他的价值罢了。

青州4郡面积广阔,东来广平两郡靠海,于战略上其实是1处极好纵深之地。相较于中原通衢之地而言,虽然不够发达,但是却也是极为安全的纵深区域,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1个很简单的道理,起码这些区域不是4战之地,只需担心1面到两面的区域,而不必担心敌人会4面进攻。大海便是天然的边界防线。

当然李徽图的可不仅仅是这些。青州4郡深入关东腹地,自己拥有了青州4郡之后,事实上1只脚已经踏入了关东。以前兵马北上,只能自南往北,进军的路线基本固定。不但要遭遇黄河的阻挡,而且泰山,太行山等山脉的阻挡也令进攻路线极为艰难。

但现在,1旦经营好青州4郡,屯兵于青州4郡之后,便等于有了1条全新的进军路线。那便是自东往西的推进的路线。有效的规避高山黄河的阻挡。

这样1来,南往北,西往东,呈犄角之势的立体进攻路线,将令进攻变得更容易。

而在收复北徐州和占有青州4郡之后,李徽所管辖的区域陡然增加3倍,这将让李徽拥有更多的耕地,吸引更多的人口,同时也有资本扩充更多的兵马。

之前李徽1直不愿意扩充东府军兵马,1方面是兵贵精不贵多之故,但另1方面也是养兵靡费,着实负担不起。

而胶东半岛的大片土地处在尚未开垦的状态,李徽别的不知道,山东平原乃至胶州半岛区域后世是粮食重要产区,特别适合种植小麦等旱粮作物,这李徽是清楚的。光是这1点,便足以吸引人了。在硝酸钾旱粮复合肥即将全面推广增产的情形下,那将会带来多少粮食收益,会彻底的解决许多关于钱粮不足带来的问题。

总之,此次收获之大,不仅仅是占有了几郡土地而已,在整体实力上,将会上1个新的台阶。

当然,此事给自己也带来1些意料之中的麻烦。在北上进攻尘埃落定之后,李徽写了奏折详述了北进占领北徐州以及青州4郡的经过上奏。果不其然,此事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人们惊讶于李徽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冷的冬天干了这么1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声不响的便收复了北徐州和青州4郡,简直难以置信。

站在为大晋收复失地的角度而言,李徽这么做自然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这么大的行动,李徽居然没有和朝廷通个气,私自出兵北进。

有人攻讦李徽不遵朝廷调派,擅自出兵,目中无人。

有人攻讦李徽好大喜功,明知朝廷即将于年后北伐,却提前出兵,有抢夺功劳之嫌。

他们认为,即便李徽为大晋收复了大量土地,但其私自行动,抢公自肥的行为不但不能鼓励滋长,反而需要惩戒训斥。

但呱噪声虽吵闹,对于李徽给出的理由,那些人却也无法反驳。李徽的解释是,自己得知关东大乱的消息,慕容垂起兵反叛,和苻丕两虎相争。这种时候乃是出兵的最佳时机,所以自己便出兵了。本想着禀奏朝廷,但怕耽误战机,也令朝廷担心,所以便没有告知。想着待成功之后再禀奏朝廷。

李徽还说,自己攻下北徐州,夺取青州4郡,并非为了好大喜功,扩大自己的地盘。他愿意将北徐州之地和青州之地拱手交给朝廷,自己安守淮水以南。只要接受的人能够保证能抵挡得住慕容垂的进攻,保住自己东府军将士们冒着严寒和性命之忧夺回的土地便可。自己绝不会有半点私心。

谁会相信李徽口中的这番大度?这明显是李徽故意这么说而已。也没有人敢将计就计,索性攫取了李徽的胜利果实。倒不是怕李徽翻脸,而是没有任何人愿意接受北徐州和青州4郡之地。很简单,那里现在是最危险的地方,慕容垂已经占领邺城,拥有十几万大军。他怎肯这接受关东之地被侵占的事实?必是会率大军收复的。现在去北徐州和青州4郡,岂不是自己想不开找死。

李徽自己惹来的麻烦便让他自己承担吧。他想找别人帮他在北徐州和青州4郡当炮灰,为他徐州之地做缓冲,那是休想。

于是乎,朝廷很快下旨,将北徐州纳入徐州,受徐州刺史李徽管辖。同时命李徽领青州刺史,率领东府军务必守住前线,协助朝廷即将于春夏发动的北伐。

同样,基于同样的想法,李徽举荐的徐州4郡太守的人选也获得了批准。因为没有人把那里的太守当成是什么好差事。江南士族愿意去戍边,那便让他们去吧,迟早他们会大骂自己被李徽坑了。慕容垂1旦缓过气来,不是不肯罢休的。

而另1方面,朝廷上下也不得不承认,李徽在这件事上其实干的不赖。谁能如他这般抓住机会,冬天出兵,利用慕容垂和苻丕交战的空隙攫取了这么1大片土地。

对于这件事,谢安的态度很微妙。1方面,他力排众议,赞扬了李徽的行为,认为李徽善于抓住机会,此举值得褒赞而非攻讦。但在写给谢玄的信中,谢安告诉谢玄,李徽此举其实是抢在北伐之前攫取地盘。北府军本来要北上攻入关东之地的,但李徽抢了个先。北府军的北伐的路线需要进行修改了,因为这种时候再攻关东,慕容垂已经站稳了脚跟,必是难啃的骨头。

谢安的建议是。东府军往西北进攻,攻河南中原之地,进而威胁关中秦人。这既符合目前的局面,也让北府军能够顺利的取得进展。

谢玄深以为然,他也认为李徽是提前做了他北府军北伐要做的事情。不过谢玄并不太在意,因为他只想着北伐,至于攻何处,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往北或者往西北,都有大片的故土需要收复,只需趁着目前秦人大败,国内已经有慕容垂这样的人叛乱的时机尽快发动进攻便可。

李徽心里是明白朝廷以及谢安等人对自己的看法的,他们应该已经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太受约束的行动了。只是,自己已经越来越不在乎朝廷上下是怎么看自己,怎么想自己的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