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游戏竞技>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第355章 范德曼的情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5章 范德曼的情报(1 / 1)

万里之外的贺洲,梅利卡总统哈里森正在秘密召开针对帝国的会议。

“先生们,弗兰斯人虽然稳住了战线,但德其索伦的攻势依旧凌厉,亚宁人不堪一击,罗斯托夫也是毫无建树,梅利卡是否现在就介入战争?”哈里森环视一圈问道。

“总统先生,我们的动员基本完成,陆军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海军因为您的重视,现拥有60万吨的规模,仅次于明国人,但....但我认为在解决明国人之前,不能分兵西洲。”

战争部长詹姆斯·埃德先是拍了个马屁,话音一转反对道。

战前,梅利卡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明帝国的战争计划。

但无论如何都跳不出一个圈,被动防御。

梅利卡战争部的无数计划,都是围绕明帝国进攻梅利卡本土来制定的。

在他们潜意识中,梅利卡只能被动防御,根本不敢进攻明帝国。

虽然梅利卡陆海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想到海对面的明帝国,哈里森立刻转向陆军部长范伦塞勒说道:“不,100万陆军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两百万训练有素的战士。”

范伦塞勒很支持哈里森的想法,他是亲眼见过明国陆军的战斗力。

惩罚昂撒时, 范伦塞勒特意隐姓埋名跟随梅利卡陆军近距离观察过帝国步兵团的风貌。

“先生们,明国人直到现在都没有加入到战争中,我想各位都能明白,我们被明帝国盯上了。”哈里森吩咐完扩军,立刻提醒了一句。

“只要明国人盯着我们没有加入战争,这就是我们对守望联盟最大的贡献了。”副总统麦杰逊笑着插嘴道。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就能看出,麦杰逊的笑容有多么苦涩。

“哎....毫无疑问,我们是明国人的主要目标,不知道该荣幸还是悲哀。”外交部长约翰·琼斯耸耸肩说道。

没人回应约翰·琼斯,气氛反而更凝重了。

“我们该怎么办?”哈里森深吸一口气问道。

明帝国对梅利卡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要不是夏梅夷掌控在梅利卡手中,加上中贺大运河的开通,天知道大明海会不会成为明帝国的澡盆子。

而且,瀛桑这条恶犬在南贺虎视眈眈,虽然哈里森决定忽悠瀛桑加入守望联盟,但也没报太大希望,只希望瀛桑不要在关键时刻捅刀子,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总统阁下,阿拉加斯的防线固若金汤,那里冰封般的气候,会成为我们天然的盟友。”

面对哈里森的提问,范伦塞勒出言道。

“范伦塞勒,这个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看看弗兰斯人的下场吧,还有,在冰原作战,明国人明显比我们更有经验。”詹姆斯·埃德提醒道。

自从帝国的鲜卑冰原和梅利卡的阿拉加斯隔海相望后,梅利卡人斥巨资在这里修筑了一条永备防线。

阿拉加斯每年只有三个月融冰期,梅利卡只能利用这点时间修筑防线。

就是在这样坚固的条件下,梅利卡在科策布湾的基瓦利纳、科勒、落幕、科尤库克四个地方修建了军事要塞。

并在要塞后面的育空河沿线,修建了一条长87公里的永备堑壕。

这些要塞和堑壕一旦进入冬季,严寒会让工事更坚固。

而帝国在海湾的另一侧,同样修建了一个永备要塞——范琪要塞。

听名字就知道,这个要塞是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的。

和阿拉加斯要塞群不同,范琪要塞兼顾军事和生产生活,更像一个进攻桥头堡。

正当范伦塞勒准备就防御大谈特谈时,情报局长范德曼弱弱的说了句:“我们能不能趁着明国人没有准备,先下手为强呢?”

范德曼的话让在场众人大惊失色。

他们从来没想过主动进攻,主动挑起战争和被动接受战争,结果完全不一样。

赢了还好说,一旦战败,作为主动挑起战争的一方,基本废了。

何况还是和明帝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作战?

“范德曼,为什么?”哈里森瞳孔微张,明显不同意范德曼的计策,但身为总统,还是想听听原因。

范德曼也不怯场,轻咳两声说道:

“总统先生,各位,自从那位乾武皇帝统治明国后,明帝国一直在打胜仗,并攥取了富饶的中洲。”

“明国人显然不认为有人敢主动进攻他们,因此,明国上上下下丝毫没有防备心理。”

“虽然明国海军很强,但领海辽阔,实力辐射区更大的明帝国,海军必须分散守卫。”

“战争固然会让明国海军集结起来,但这需要时间,我们是不是能利用这点空档取得一些优势?逼迫明国人和我们谈判?”

范德曼的理由看似合理,其实有一个死结。

“别开玩笑了,我们怎么取得优势?在陆地上还是海上?况且,明国人的坚韧性比泰西诸国强多了,不取得战争胜利,他们是不会和我们谈判的。”

范德曼苦涩一笑:“我当然知道,但.....你们看看吧。”

说完,范德曼从公文包里甩出一份文件。

哈里森先拿起来观看,看完后脸色阴沉,并把文件传给下一个人。

半小时后,在场众人全都看完了范德曼的文件,一个个像死了爹妈一样。

“诸位,这是情报局付出大代价从中洲收集来的情报,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根据我们的判断,明国人的工业实力最少是我们的两倍,甚至比守望联盟加起来还强...”

没错,这是一份情报局历经三年收集来的情报,说情报或许不准,像是一份统计,并在最后加上了自己的判断。

帝国的工业产能一直不透明,且中洲已经成为了“间谍坟场”。

但范德曼还是通过旅游签证的方式,收集到了一些数据。

范德曼不敢让专业特工去中洲,只能拜托去明国旅游的梅利卡普通人收集消息。

比如说每个城市的工人占比。

去旅游的梅利卡人,去到一个地方就开始“数人头”,或者旁侧敲击一户中有多少工人。

这些又不是什么保密信息,只要有心就能知道。

三年后,范德曼终于摸清了明帝国的工人占比,可怕的2.7亿人....

这是什么概念,明帝国的人口中,有一半是工人。

以此类推,明国人的工业产能......不敢想象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