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历史军事>却忆安石风流> 第五章 一代枭雄(2)——功败垂成的北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一代枭雄(2)——功败垂成的北伐(1 / 1)

人人都说桓温是一个权臣,是一个权欲膨胀的野心家,独揽东晋军政大权,清除异己,党同伐异,甚至企图篡夺晋室江山,致使司马氏天下差点儿江山易主。可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桓温起初并没有篡夺江山的野心,他最初平定蜀地、两次北伐,拼命地建立军功,不断地攫取权力,纯粹是为了桓氏一族在险恶的朝堂角斗中站稳脚跟。所以,桓温必须要获得权力。

然而,权力会改变一切,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后,胃口就会越来越大,收都收不住。随着桓温手上的权力不断扩大,他也逐渐产生了一些其它的想法,这就是野心,一种要将江左乃至天下纳入囊中的野心。

可以说,自从第二次北伐大获全胜之后,桓温从最初要把桓氏企业做大做强的纯粹,开始转变为企图染指最高皇权的狼子野心,也想过一把“皇帝瘾”,他甚至曾经将自己比作晋王朝的奠基者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兄弟:“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并且,桓温还为后世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遗臭万载邪!”意思是,大丈夫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吧!

在桓温看来,当皇帝并不是他司马家的专利。不要忘了,司马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夺老曹家的。老曹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夺老刘家的。汉、魏、晋三代,王朝皇位更迭皆是如此,都是以一种非正统的篡逆方式得来的,风水轮流转,这皇位殊不知也该轮到桓温和桓家了。更何况,如果按照吕余庆先生的考证,司马家与桓家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在桓温看来,这是司马氏欠他们桓家的。因此,桓温便萌生了觊觎九五之尊的野心,他决意要取代晋室,夺了司马氏的天下!

除了桓温的个人野心以外,还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桓温年事已高,如今的桓温,已不是当年那个年纪轻轻,就拥有一方州牧之权的政坛新星了。太和三年(368年),桓温登上权力巅峰的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六岁了,年近六旬,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身体的日趋衰老,让桓温渐渐感到不安。比如,《晋书·桓温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便是极好的佐证:

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少为琅琊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

当年,桓温第二次北伐时,途经金城(今江苏句容北),看见了自己年轻时担任琅琊内史亲手栽植的柳树,如今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不禁心生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说完,桓温抚摸着柳条,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即使桓温再怎么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功业无穷,年寿难永。岁月是无情的。或许,桓温可以赛过一切,可他唯独赛不过的就是时间。可以说,桓温此时完全就是一种赌徒的心理,他想要在垂暮之年赌一把。因为,桓温已经没有时间耽搁了。

所以,桓温想要通过一个更简易、更快捷的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什么方式?北伐灭燕。桓温意欲发起第三次北伐,一举灭掉北方的头号强国——前燕,借此扬名立万,迫使晋廷为自己“加九锡”,从而取代晋室,实现自己的称帝梦。就这样,第三次北伐,便在桓温精心策划的夺权阴谋中拉开了帷幕。

前两次北伐,桓温的对手分别是前秦和羌人,而这一次,他所面临的敌人则是北方第一强国——前燕慕容氏政权。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一个叫“慕容复”的角色,心心念念光复大燕,甚至最后为此疯魔,而这个“慕容复”,正是前燕慕容氏的后裔。

为什么桓温将第三次北伐的目标锁定在了前燕?首先,前燕是北方第一强国,幅员辽阔,全盛时期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地,占据着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大部分地区,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若能一举灭燕,则将大半个北方收入囊中,必然可以立下不世之功。到时候,桓温可以凭借灭燕的赫赫战功,名正言顺,逼迫晋室禅让。

其次,此时的前燕朝廷,因为内部的权力斗争,致使政局动荡,派系林立,给了东晋可乘之机。怎么回事呢?原来,太和二年(367年),战功赫赫的前燕太宰慕容恪去世了。慕容恪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子,景昭帝慕容儁之弟,是十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鲜卑族的一代“军神战魂”!

慕容恪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领兵作战,征战多年,经常可以以少胜多,战功卓著,几乎从无败绩,没有打过一次败仗。慕容恪戎马一生,其战绩足以彪炳史册:征抚辽东高句丽,巩固了慕容氏辽东霸主的地位;指挥鲁口之战、野王之战;以“连环马”之计,生擒天下第一猛将冉魏皇帝“武悼天王”冉闵,消灭冉魏政权;力夺洛阳......因此,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万绳楠先生,曾经高度评价慕容恪是“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以其惊人的战绩,被后世誉为‘十六国第一名将’。”

正是因为慕容恪功高盖世,战绩显赫,前燕朝中,无人可出其右,故而,景昭帝慕容儁临终托孤之时,安排慕容恪,辅佐年幼的太子慕容暐,官拜太宰,封太原王,辅佐少帝,总摄朝政。据说,慕容儁的死讯,传到东晋都城建康时,东晋不少大臣都认为“中原可图矣”,趁着前燕国丧,大举北伐,可是,桓温却认为只要慕容恪在一天,晋廷北伐便毫无胜算:“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

多年的沙场铁血,早已让慕容恪成为大燕将士心目中的一面不倒旗帜,是鲜卑慕容氏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神”。然而,常年对外征战,使得慕容恪积劳成疾,这位前燕第一战神的健康状况,开始亮起了红灯。

太和二年(367年),慕容恪病重垂危,他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在临终之际,向小皇帝慕容暐极力举荐五弟吴王慕容垂,让他接任大司马一职,执掌兵权:

吴王垂,将相之才,十倍于臣。先帝以长幼之次,故臣得先之。臣死之后,愿陛下举国以听吴王。 (《资治通鉴》)

吴王慕容垂,也是鲜卑族与慕容氏的一代雄杰。慕容垂文韬武略,十六岁追随父亲文明帝慕容皝,征战四方,军功无数。而且,慕容垂还是慕容恪生前在军事上的左膀右臂,也是一位中国军事史上了不起的军事天才,更是后来后燕政权的开国皇帝。《晋书》评价他“天资英杰,威震本朝”。

并且,慕容垂年少时与谢安也曾有一段交集。前文提过,谢安十三岁时,就名动江左,那时慕容垂才七岁,他非常仰慕谢安的才名,于是派人千里迢迢送给了谢安一对“白狼眊”。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曾经一南一北的两个少年,日后都成为了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传奇人物。谢安成为了拯救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江左风流丞相,而慕容垂则成为了纵横万里,振兴鲜卑民族的一代霸主......

本来,慕容恪临终之前,举荐慕容垂,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论军事才能,慕容垂一点都不亚于慕容恪。所以,在慕容恪死后,由慕容垂接掌燕国军权是最为合适的。

可是,事与愿违,慕容恪死后,前燕朝廷顿时失去了主心骨。太傅慕容评与太后可足浑氏,相互勾结,对于文韬武略的吴王慕容垂非常忌惮,处处打压、排挤慕容垂。不仅没有让慕容垂执掌兵权,而是以小皇帝慕容暐的弟弟中山王慕容冲,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后生,担任大司马。不仅如此,慕容评还在前燕朝廷的大政方针上,与慕容垂故意作对,互相针锋相对,致使整个燕廷内斗不休。

太宰慕容恪去世,燕室痛失巨擘。加之由于太傅慕容评与吴王慕容垂之间的矛盾,导致前燕朝廷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党争和内耗之中,国力开始由盛转衰。这无疑让桓温看到了北伐的希望,桓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打算趁着前燕宗室内斗,国力空虚的机会,准备适时发起第三次北伐,一举灭燕,进而取代司马氏。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上表朝廷,奏请再次北伐,并且,希望朝廷允准自己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共同出兵,征讨前燕。桓冲是桓温的弟弟,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郗愔则是桓温的谋主郗超的父亲,郗超前文提过,与谢安、王坦之曾是并列的江左三杰,而且谢安也非常欣赏郗超的才华,尽管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同。

郗愔也不是软柿子,带兵有方,其所辖部队,驻扎于距离京师建康不远处的京口,也就是日后谢玄创建北府兵的发家之地。桓温认为,京口之兵,必会是将来的一支北伐劲旅:“京口酒可饮,兵可用。”

其实,桓温早就对郗愔统领的京口之兵垂涎三尺,一直想将京口兵招入自己麾下,将其收为己用。更何况,郗愔本身就是一个死硬的、铁杆的晋室忠臣,与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让他参与北伐,一定会处处掣肘。因此,桓温在正式发起第三次北伐之前,必须要夺下郗愔的京口兵权,于是,桓温想到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而这把刀正是郗愔之子郗超。

郗愔并不知道桓温意图夺下他手中京口兵权的阴谋,还专门致信桓温,表示愿意与他共同辅佐王室,并请求率军出兵河上,配合桓温北伐。郗超是桓温的谋主,自然要为桓温筹谋,于是私下偷偷撕毁了父亲的信笺,然后以父亲郗愔的口吻,伪造了一封书信,向桓温表示,自己愿意交出兵权,“自陈非将帅才,不堪军旅,老病,乞闲地自养,劝温并领己所统。” (《资治通鉴》)

桓温见信大喜,正中下怀,于是顺水推舟,趁机向朝廷举荐郗愔为冠军将军、会稽内史,而桓温则自领徐、兖二州刺史,取代了郗愔原先的职务,兼并了郗愔在京口的军队。这一次,郗愔可以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且还是被自己儿子给坑了,郗超不愧是桓温的狗头军师,还是一个“坑爹专业户”。

在夺了郗愔的京口兵权一个月后,桓温便正式发起第三次北伐。太和四年(369年)四月, 东晋大司马桓温与南中郎将桓冲、西中郎将袁真,统领五万步骑兵主力,从姑孰出兵,正式打响了第三次北伐。

显然,桓温为了第三次北伐下足了血本。所以,晋军一路所向披靡,短短时间内,兵锋便席卷山东、河南,很快攻至兖州。虽然,晋军一路凯歌,可是,身为参军的郗超,却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隐患,那就是汴水由于常年战乱,没有疏浚,这样会影响大军漕运。因此,郗超建议桓温,及时疏浚汴水河道:“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可是,桓温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继续行军。

不过很快,桓温就深切体会到了没有听从郗超建议的严重后果。六月,桓温行军至金乡,当时,天气炎热,雨水极少,致使河道几乎干涸断绝,大军无法行船。但桓温此时还算理智,当机决断,命冠军将军毛穆之率部开凿河道,于是“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桓温率领战船舟师,由清水顺利进入黄河,那阵仗“舳舻数百里”,浩浩荡荡。

在晋军顺利进入黄河之后,郗超又向桓温献上了两条灭燕之计,一策建议桓温,集中全军主力,直取前燕国都邺城,如当年平蜀灭成汉一样,拔掉燕国根基;另一策则较为稳妥,他建议桓温,把守河道,掌控漕运,积极囤积粮食,和燕军打持久战,等到明年夏天再大举进攻,届时一战而胜:

清水入河,难以通运。若寇不战,运道又绝,因敌为资,复无所得,此危道也。不若尽举见众直趋鄴城,彼畏公威名,必望风逃溃,北归辽、碣。若能出战,则事可立决。若欲城鄴而守之,则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用,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矣。但恐明公以此计轻锐,胜负难必,欲务持重,则莫若顿兵河、济,控引漕运,俟资储充备,至来夏乃进兵;虽如赊迟,然期于成功而已。舍此二策而连军北上,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以日月相引,渐及秋冬,水更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于时所忧,非独无食而已。 (《资治通鉴》)

客观上讲,郗超的两条计策,无论桓温采用了哪一条计策,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桓温依然没有听从,实在匪夷所思。

在凿通了三百里河道,进入黄河之后,桓温便开始大举对前燕用兵。起初,战局进展非常顺利,晋军捷报频传。首先,桓温派遣建威将军檀玄,率部攻打湖陆,大获全胜,攻破湖陆,俘虏了前燕宁东将军慕容忠。

燕军前方失利,大将受俘,消息传至邺城,前燕朝野上下,慌作一团。燕帝慕容暐连忙任命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统领两万步骑,抵御晋军。结果,黄墟一役,两万燕军大败,最后,身为主帅的慕容厉,只得单骑逃离战场。之后,晋军前锋大将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所部,再败燕军,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更是举全郡归降桓温。

前线连锁式的军事失利,沉重打击了燕军将士的士气。没办法,小皇帝慕容暐只能又派自己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统率大军,抵抗桓温,结果可想而知,依然抵挡不住晋军洪水般的进攻。七月 桓温屯军武阳,前燕兖州刺史孙元率宗族亲党,起兵响应桓温北伐。于是,桓温移驻枋头。至此,前燕黄河以南、虎牢关以东大部分领土,几乎全部落入桓温之手。

接二连三的丧师失地,损兵折将,使得前燕丢失了将近一半的国土,前燕国都邺城也是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晋军攻陷。可以说,前燕此时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看来只有寻求外援了。于是,前燕朝廷派遣散骑常侍李凤,出使前秦,希望前秦可以出兵救援,秦、燕联军前后夹击,迫使桓温退兵。

同时,燕廷内部,也对是战是和产生了严重分歧,主要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小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为代表的主和派,另一派则是以吴王慕容垂为代表的主战派。两派就关于战和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不要看慕容评平日里不可一世,牛气冲天的,其实,他就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废物点心,关键时刻立刻就软蛋了。他看到桓温来势汹汹,屡战屡胜,且燕军节节败退,因而,慕容评建议皇帝慕容暐,放弃邺城,迁都和龙(今辽宁锦州),退回辽东老家,暂避桓温兵锋。

可是,吴王慕容垂身经百战,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他坚决反对这种“逃跑主义”,主动向小皇帝慕容暐请缨:“臣请击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慕容垂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最后一搏,倘若还是失败了,到时候再迁都也不迟。

既然连战功赫赫的吴王慕容垂都这么说了,慕容暐想不妨让他试试。没办法,小皇帝慕容暐只好以吴王慕容垂接替乐安王慕容臧的统帅之职,任命慕容垂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作为燕军的前敌主帅,统领范阳王慕容德等诸将,总共五万大军,抵抗桓温。

前燕朝廷派出了赫赫威名的战神——吴王慕容垂,挂帅御敌,此举,无疑让连战连败的燕军将士重新振奋了起来。

再来看一看前秦这边的情况,燕廷先前派李凤出使秦国求援,后来又派散骑侍郎乐嵩二度出使,求救于秦。为了能够争取前秦出兵,燕国不惜下了血本,许诺只要前秦肯出兵,等打败晋军之后,愿意割让虎牢关以西的土地,作为酬谢。

面对这样丰厚诱人的利益,前秦朝廷会如何抉择你?当时,前秦在位的皇帝,正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大秦天王苻坚,日后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最大劲敌,而苻坚的父亲,正是桓温第一次北伐时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丞相苻雄。起初,苻坚并不愿意出兵救燕,为什么?那是因为苻坚对当年桓温北伐攻秦,前燕见死不救之事,依旧耿耿于怀。因此,对于前燕的求援,苻坚召集群臣在东堂议事,众臣都认为不该出兵,原因是:

昔桓温伐我,至灞上,燕不我救。今温伐燕,我何救焉!且燕不称籓于我,我何为救之!(《资治通鉴》)

就在前秦朝堂上所有人头脑发热的时候,有一位智者,却保持着异于常人的冷静与敏锐,此人就是——丞相王猛。

王猛,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传奇的风云人物,一代能臣良相。如果要在那个时代给谢安找寻一位可以与之匹敌,与之难分伯仲的对手,王猛当之无愧,堪称劲敌,谢安、王猛,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并峙双峰。只是非常可惜,历史却没有给这两位千古名相博弈、斗智的机会,对于谢安而言,可谓人生一大憾事!

王猛是大秦天王苻坚的左膀右臂,是他辅佐苻坚成就了一番霸业,无论是帮助苻坚诛灭暴君苻生,登上帝位,还是后来翦除豪强、平定“五公叛乱”、统一北方,王猛都是居功至伟。可以说,王猛就是苻坚的张良,是前秦的国之柱石、元佐良辅。

面对前燕的遣使求援,王猛以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思维,立刻察觉出这是大秦一统天下的一个重要信号。王猛清楚,桓温北伐是下足了血本,如果秦国此时出兵,一定可以击退桓温。而那时,前燕也已是强弩之末,元气大伤,待晋、燕两败俱伤之时,届时,大秦灭燕,岂不是轻而易举。所以,群臣退下后,王猛私下向苻坚进言,其实也是向苻坚献上了一条一箭双雕的计策:

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击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粟,观兵崤、渑,则陛下大事去矣。今不如与燕合兵以退温;温退,燕亦病矣,然后我承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

苻坚听了王猛的进言后,顿时茅塞顿开,犹如醍醐灌顶,当即决定,出兵救援前燕,共同夹击桓温。于是,八月间,苻坚派遣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率领两万步骑,自洛阳出兵,救援前燕,很快便军至颍川。同时,苻坚又命散骑侍郎姜抚作为特使,将前秦出兵的消息通知燕廷,准备两国联军随时配合,夹击晋军。

前秦出兵,桓温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原本对燕作战的优势,立刻发生了逆转。此时,桓温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压力,进退失据,如果不能尽快攻下邺城,那时秦、燕联军合兵一处,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虽然晋军连战连捷,但是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前燕的司徒左长史申胤,就看出了桓温的短板,认定晋军此次北伐必败无疑:

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又,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若粮廪愆悬,情见势屈,必不战自败,此自然之数也。

再来看一看桓温北伐的战局发展态势。当时,桓温以归顺东晋的燕人段思为向导。然而,不久之后,前燕尚书郎悉罗腾,率军与桓温交战,晋军一时失利,段思被俘。紧接着,桓温委派的将领李述,又被悉罗腾与前燕虎贲中郎将染干津所击斩,晋军一时进攻受阻,士气大损,北伐陷入僵局。

不过,尽管晋军一时战事不利,但桓温毕竟久经沙场,此时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马上做出应对之策,命令豫州刺史袁真,攻下谯郡、梁州,凿开石门,打通大军水运。可是,往往看似十拿九稳的事情,总是会功亏一篑。

袁真挥师顺利攻下了谯、梁二郡,可是,却迟迟无法凿通石门,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水运阻塞。更要命的是,此时,晋军军中,粮草告急,后勤补给开始捉襟见肘,长此以往下去,战局的发展,将会大大不利于晋军。而且,进入九月,天气逐渐转凉,桓温又不敢继续孤军深入燕境,如果邺城再久攻不下,而秦、燕两军到时合兵来攻,到那时,晋军全军覆没也不是不可能。

燕军先前之所以节节败退,那是因为前线群龙无首,缺乏一位经验丰富且身经百战的三军统帅,统一指挥作战,故而燕军与晋军作战数次失利。可如今,前燕朝廷任命吴王慕容垂这样的军事天才为主帅,加之前秦已经正式出兵援燕。如此,燕军上下将士一心,统一号令,同仇敌忾,誓与晋军血战到底。

吴王慕容垂接任燕军前线主帅之后,分析战场态势,善于用兵的他,发现桓温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漕运断绝,粮草不济,而且又损兵折将,晋军士气大损。慕容垂认为,反击晋军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慕容垂开始调兵遣将。

太和四年(369年)九月,燕军主帅吴王慕容垂,命令范阳王慕容德,率领一万骑兵、兰台治书侍御史刘当率领五千骑兵,驻屯石门,截断晋军水运河道;又命豫州刺史李邽,率领五千豫州兵卒,切断桓温后方粮道。至此,晋军水陆两线,尽数被燕军拦腰斩断,且后方被抄,桓温彻底陷入了进不得进,退不得退的骑虎难下之势。而燕军在慕容垂的指挥下,蓄势待发,准备对强弩之末的晋军发起雷霆一击。

当时,范阳王慕容德派遣麾下一位名叫慕容宙的将领,率领一千骑兵作为前锋,对晋军发起试探性进攻,结果很快就遭遇了一股晋军主力。慕容宙深知晋军的战力,不能强攻,于是决定诱敌深入:“晋人轻剽,怯于陷战,勇于乘退,宜设饵以钓之。”慕容宙先是以两百骑兵吸引晋军,同时又将剩余的八百骑兵,分成三拨设伏,晋军果然中计,孤军追击,结果中了埋伏,晋军大败,伤亡惨重,死者甚众。

如今的战局,对晋军越发不利,燕军全线反攻,晋军数战失利,而且,粮草即将消耗殆尽,同时,前秦的援军也马上逼进,再这样打下去,晋军一定会被秦、燕联军包了饺子,全军覆没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保存实力,桓温当机立断,下令从陆路撤军。可是,如果此时撤军,不是等于宣告了第三次北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但是,情势危急,已经容不得桓温再多犹豫,再不撤军就会全部丧身于此。

既然决定撤军,为了避免撤军时行军速度过于迟缓,桓温一狠心,壮士断腕,下令将此次北伐带来的所有战船全部焚毁,这可都是桓温多年的家底,但这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同时,桓温又下令,将一些多余的辎重、铠仗统统丢弃,轻装前行,加快速度。

事实证明,桓温此时撤军困难重重。当时,桓温率军从前燕东部的仓垣出发南归,由于河道一直尚未疏浚,所以,数万大军的饮水,便成为了一个大难题。没办法,桓温只好一路军,沿途通过凿井的方式,解决大军的饮水问题。就这样,晋军算是平平安安地撤出了七百余里。

晋军后撤,燕军诸将纷纷请缨,请求趁势出击,一雪前耻。慕容垂不愧是一代名将,他认为,此时不是追击晋军的最佳良机。因为桓温新退,为了防止燕军追击,必定加强戒备,以精锐掩护主力后撤,如果盲目追击,肯定避免不了一场恶战,即使取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暂时按兵不动,让桓温放松警惕:

不可。温初退惶恐,必严设警备,简精锐为后拒,击之未必得志,不如缓之。彼幸吾未至,必昼夜疾趋;俟其士众力尽气衰,然后击之,无不克矣。

于是,慕容垂亲率八千铁骑,悄悄跟在桓温主力大军背后,秘密监视着晋军的一举一动,却不主动出击。几天后,慕容垂发现桓温果然放松了警惕,认为时机已到,下令全速追击,八千燕军铁骑,一路狂飙突进,终于在襄邑追上了桓温。与此同时,范阳王慕容德所率领的四千精锐骑兵,也早已埋伏在了襄邑东涧,两支燕军,一共一万两千名骑兵,前后夹击,晋军大败,阵亡三万之众,几乎折损了桓温当初北伐时的一半兵马。

可是,往往祸不单行,桓温刚刚在襄邑被燕军伏击,遭遇了一场大败。之后,桓温在谯国又遭到了秦将苟池、邓羌所率的两万秦军的截击,又损失了万余人马。在秦、燕两国联军的轮番夹攻之下,桓温几乎丧失了自第三次北伐以来的所有军中精锐,这等于间接宣告了桓温第三次北伐的失败。

太和四年(369年)十月,桓温收拢残部散卒,驻屯于山阴,让刚刚经历了北伐大败的晋军将士得以休整。同时,桓温又派先前归降东晋的前燕兖州刺史孙元,镇守武阳,抵抗燕军乘胜来袭,但不久即被前燕左卫将军孟高所擒。到此为止,东晋朝廷的第三次北伐,便以五万大军的惨败,草草收场。

如何评价桓温的第三次北伐?一言以蔽之,四个字,功败垂成。本来,桓温是经过精心准备,才在年近花甲之年发起第三次北伐。原本胜利在望,却因为桓温一个又一个的战略失误,反而给了秦、燕两国联盟的机会,最终只能丢下数万将士的尸骨,铩羽而归,兵锋尽折,狼狈而还。

于东晋朝廷而言,第三次北伐的失败,使得晋廷再次错失了一回收复中原故土,平定北方的机会。并且,北伐兵败,晋室元气大伤,精锐折损甚众,短期内,再也无力大规模地向北方用兵。

那么,经历了第三次北伐惨败的桓温,他又会作出什么样的举动?他会就此收手,收敛起篡权夺位的狼子野心,安心地做江左第一权臣,安度晚年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