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我的独立日> 第五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日(1 / 1)

从渡口出来,没走几步,祝今夏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大树下。

走不动了。

日头太晒。

箱子太重。

高反喘得慌。

手机还是黑屏,甩了又甩,依然无法开机。她只得坐在树下,等待于小珊的到来。

赶至渡口前,最后一通电话里,于小珊说会来接她。

从渡口出来就这一条公路,不可能错过。

她还问了于小珊怎么来,于小珊回答说:“放心,我有车。”

几分钟后,一辆摩托车经过,扬起一阵尘烟。

骑车的是个年轻姑娘,风风火火骑到几十米开外,停在渡口,张望一番,又拿出手机打起电话来……连打几遍,没见她说话,大概是无人接听。

祝今夏放下的心渐渐提起。

该不会……

果不其然,那姑娘四下张望,遥遥望来,然后重新骑上摩托,风风火火杀了回来。

“祝今夏?”于小珊骑在车上,单脚支地,向树下湿淋淋的人确认。

四目相对间,两人的脸上都写着不可思议。

——好歹是城里来的老师,第一天报到,就这逼样?

而祝今夏拎着箱子,缓缓看向于小珊骑的那辆老旧摩托。

——这就是你所谓的车?

……

没想到最后还是要靠手——祝今夏坐在摩托后座,一手抱住于小珊,一手拖住箱子。

人到了,手也废了。

于小珊个子很高,并不苗条,浑身上下透着健康结实的味道。

偏偏车很娇小。

于是小摩托限载2人,实载2.5人,吭哧吭哧上路了。泥巴路面不平整,车子一路颠簸,随时都有散架的危险。

于小珊是个自来熟,沿途都在说话。摩托车噪音大,风也大,祝今夏不得不扯着嗓子回答。

于是嗓子也废了。

“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落水了。”

“上任第一天就掉江里,牛逼啊。”

“……”

“咋想到来支教的?”

“……心血来潮。”

“心血来潮跑这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来?”

“……”

又换来一句牛逼。

陡峭的山路上,于小珊从车把上挪出一只手来,冲后座竖起大拇指,换来祝今夏胆战心惊的一声吼:“你把车掌好了!”

于小珊哈哈大笑,车也跟着晃晃悠悠。

“第一次坐摩托?”

祝今夏没回答,只抓紧了她的腰。

“那你要提前适应一下了,咱们这都骑摩托。”于小珊边笑边说,“敞篷车,跑得快,后面坐着个老太太……”

后座的“老太太”:“……”

——

衣服被风吹干时,学校也到了。

要不是于小珊及时停车,祝今夏都不知道这就到目的地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腰里,几栋低矮的小楼遗世独立。

祝今夏前后左右看了一圈,“……这附近没人家?”

“没,都在山上呢。”于小珊想起什么,边笑边说,“宜波乡有多小呢,我第一次来报道,司机没看见路标,踩一脚油门,就飙到了下一个乡镇,都开出十来公里,才找到个小卖部,问了赶紧掉头回来。”

摩托驶入锈迹斑斑的铁门,门卫是个年过半百的藏族大叔,看看祝今夏,用藏语和于小珊说话。

于小珊也用藏语回答。

然后大叔就笑了,黝黑的脸上全是褶子,用藏语叽里咕噜了得有一分钟。

祝今夏问于小珊:“他说什么?”

于小珊回忆两秒钟,“他说欢迎你。”

祝今夏睁大眼,“就这句?”

“就这句。”

“整整一分钟,只说了这一句?”

于小珊面色凝重,“不,是我只记得这一句。”

“……”

到校第一件事,回宿舍换衣服。

祝今夏的行李箱泡汤了,于小珊便好心提议先穿她的。奈何两人身型悬殊,穿上她的衣服,这位支教老师像披了只麻袋。

白T大裤衩,和她设想的职业形象相去甚远。

换下来的男士夹克搭在椅子上,于小珊没忍住多看了两眼。

祝今夏解释了衣服的来源,她仍在纳闷地盯着夹克。

奇怪,怎么好像在哪见过?

但也没多想,等祝今夏换好衣服,于小珊看了眼窗外,“今天周日,一会儿学生就返校了,趁他们还没回来,我带你熟悉一下环境。”

没想到绕场一周,祝今夏就打起退堂鼓来。

非她娇气,眼前的状况实在一言难尽。

第一重困难是水源。

山区没有自来水系统,于是学校靠水吃水,引来对岸的江水,灌入操场旁边的蓄水池,未经过滤,池子里长满青苔,泥沙遍布。

讲究点的老师会挑水回去,烧开了喝,不讲究的就和学生一样,直接饮用。

此外,学校也没有澡堂,所有人都在这里洗漱。

注:洗漱=洗脸刷牙。露天场合,没法洗澡。

“那洗澡怎么办?”

“等到放假,回家再洗。”

“一星期洗一次?”祝今夏难以置信。

于小珊摇头,“不是一星期,是两星期。”

山区不似城市,这里的孩子上学堪称跋山涉水,家里条件好点的有摩托车接送,大部分都是靠两条腿,为减少交通成本,学校两星期才放一次假。

“那老师们呢,他们怎么洗?”

“本地人住得近的,隔三差五骑车回家洗,外地人就烧水抹抹身子。想洗个痛快澡的,也能去镇上的澡堂,那里有木桶浴,三十块钱一次。”

于小珊又想起什么,笑道:“啊,还有,离这不远有个天然温泉,之前有老板开发,后来不了了之,倒是便宜了我们。就是洗的时候需要人望风,不然洗的正高兴,有人闯进来就不好了。”

让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城里姑娘,每天自己挑水,咬咬牙也能做到,但直饮江水,大夏天的不能洗澡,祝今夏无法接受。

第二重困难:餐食。

藏区的小学不仅是义务教育,连同餐食住宿都由学校负责,也因此,食堂只提供学生的饭菜。

“那老师们上哪吃饭?”

“都在宿舍里自己解决。”

“哪来的菜?”

“有摩托的老师,每个周末会去最近的镇上采购,顺便帮没车的老师带回来。”说到这里,于小珊挺起胸膛,“放心,以后你的菜就包我身上了!”

“谢谢你啊。”祝今夏缓缓道,“问题是,我不会做饭。”

“……”

“……”

情况不妙!

于小珊有点慌,校长把接待新老师的任务交给她,可别还没上任,人就跑了!

她赶紧转移话题:“夏老师——”

“我姓祝。”=_=、

“咳——”于小珊猛一咳嗽,“我是说祝老师,要不我们先去看看住的地方?”

宿舍倒是无可指摘,老教师宿舍已满,学校将新建的小楼安排给祝今夏,楼里不仅有雪白的墙壁,还有大理石地砖,据说是市里一所对口小学援建的。

唯一的问题是——

“我一个人住?”

整栋三层小楼,孤零零立在食堂后方,前不见人,后方是江。她已经可以清楚想象到,时至深夜,整栋楼只剩下她一个人时,会是怎样的场景。

越参观,越后悔。

但来都来了,难道还能打道回府?

祝今夏一路都在心理建设,直到从宿舍出来,于小珊带她找厕所。

学校没有独立卫生间,共用一个公厕。低矮的平房外,墙壁斑驳脱漆,左右各用红漆写着歪歪扭扭的“男”,“女”。

即使从宿舍出来,绕了大半个学校才抵达;

即使大老远就闻到了难闻的气味;

祝今夏也还在自我安慰,以往旅游找厕所,脏乱差的也见过不少。

她屏住呼吸,镇定地走进去了。

半秒钟后,一道闪电冲出来了。

夏天。

旱厕。

没有冲水系统。

小孩们新陈代谢旺盛。

便池里排泄物堆积如山。

那道闪电从于小珊身边掠过,头也不回冲出十来米远。

于小珊懵:“哎,你就上完了?”

不上了。

憋死她算了。

味道充斥鼻端,久久不散,祝今夏脸都绿了,胸闷气短,扶在老树上不住干呕。

于小珊小跑而来,好心帮她拍背,“想吐?我扶你去厕所吧,在这吐了可不行。”

还回去?

祝今夏有气无力摆摆手:我看你是想我死。

而这一切,都被三楼窗后的人尽收眼底。

他笑了笑,给门卫打电话,“差不多了,让他们进来吧。”

——

“祝老师,你真要走?”

“嗯。”祝今夏低声说,“实在对不起。”

“可你才刚到……”

对上于小珊欲言又止的脸,祝今夏了然,“你放心,跟你没关系,我会跟校长说清楚的,是我的问题。”

“那就好——不是,我的意思是——你都还没见过那群孩子啊。”

见过又能怎样?

这与小孩无关,是她吃不了苦。

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无法感同身受。祝今夏对于贫困的全部了解,仅限于影视作品、文字资料,直到贫困近在眼前。

职责所在,于小珊又劝了劝,但她心意已决,只能去见校长。

周日的校园很清净,学生们尚未返校,只有校外奔腾的江水,声势浩大,初来时觉得吵,时间长了倒也不觉得了。

于小珊致电校长后,“走吧,他在宿舍。”

祝今夏步伐沉重。

当完感情逃兵,立马又要当支教逃兵,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可有些事情,迟疑不决不如果断点。

就好像当初,她早已觉察到她和卫城不合适,却依然想着努努力也能继续,结果一拖再拖,还是走到今天。

注定会结束的故事,不如不要开始。

楼道昏暗无光,爬上三楼,面前是一道虚掩的铁门。

于小珊没动,在一旁偷偷打量她。

祝今夏深呼吸,敲响了门。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请进。”

屋里传来男人的声音,听上去意外的年轻,在祝今夏的预期里,他该是白胡子花花的老者,像儿时的校长们,或是老院长那样。

简短两个字,屋内的人说得轻快有力,像金帛相击,悦耳动听。

只是,不知为何,听起来有点熟悉。

祝今夏怔了怔,然后推门而入。

宿舍是统一规格,但于小珊的房间杂乱无章,眼前这间却很整洁。

触目所及,长几上摆着厚厚几摞文件资料,窗台上有几盆植物,仔细一看,小葱,大蒜,红辣椒……

很接地气。

一个年轻男人站在窗边,长身玉立,正静静地看向窗外。

他个子很高,穿一身黑色T恤,迷彩工装裤,露出衣袖的小臂有紧实的线条,充满力量感。

下午三四点,太阳从一线天里照进来,为他勾勒出一圈模糊的光晕。

祝今夏很少见到有人将黑色穿得这样醒目。

这叫她想起初到县城那晚,她一个踉跄跪趴在地时,扶起她的那个男人。

再看看这头凌乱的头发,这身形,还有刚才熟悉的声音——

她陡然睁大眼睛,“你是——”

窗边的男人微微一顿,回转身来。

那是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英挺,清隽。五官深邃,如能工巧匠精心凿刻而成,却又因为小麦色的皮肤,浓密飞扬的眉,平添几分野性。

那双眼睛亮而锋利,不笑时像山间猎豹,好在此刻带笑,加之嘴角懒洋洋的弧度,冲淡了周身自带的侵略性。

祝今夏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不是他,是他?

原以为是前晚县城遇见的男人,结果是中午渡口那个,明明救了她,帮她捞了箱子,还把外套借给她,却因为长了一张嘴而叫人生厌的男人……

他就是校长?

两个背影在眼前重合了又分开,分开又重合。

祝今夏迟迟没回过神来,倒是年轻的校长淡淡一笑。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他说什么了?

电光火石间,祝今夏想起来了。

山脚下,渡口边——

“大哥,你好歹吱个声,这衣服你是要还是不要,要的话我上哪找你还啊?”

“放心,回头就知道了。”

可不是吗?

他一回头,她就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