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第一步给秦皇汉武互换儿子> 27.卫青和狄青互换(十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卫青和狄青互换(十八)(1 / 1)

司马光站在宫门口, 决定如果等不到对福康公主的处置,他就先不走了。

他昂然地站着,如同贞男烈女的楷模, 看上去威严不可侵犯。

等啊等,官家怎么还没有让他进去商量呢。

继续等,一直从黑夜等到白天,官家是不是忘了这事儿了, 怎么不像往常一样请他进去呢。

这时候苏洵过来了:“司马公别来无恙。”他站到了司马光的身边。

司马光记得他, 他是喜欢游玩的川人,虽然科举那年名动京师,可是他后来跑去游玩去了。怎么今天他会来到了这里。

苏洵:“在下苏洵,号老泉, 特意来找司马公有要事相商。”他态度看起来很古怪。司马光不由得询问:“到底有何事呢。”

苏洵顾左右而言他:“我曾读过您写的奏折, 关于劝官家立濮王之子为太子的那些奏折,公之忠节真是天日昭昭。”

司马光:“你说这些又为了何事。”

苏洵凑上来:“陛下无子,濮王之子若真的过继承宗,他的儿子那就是…”

司马光点头, 若濮王之子当了皇帝,他的儿子就是皇子, 未来的太子也未可知啊。”他开始回忆, 濮王之子赵宗实,嫡妻有一个儿子赵仲针,似乎也十多岁了。可是你提起这个孩子有何意思。

苏洵:“这世上多的是想太多的庸人, 濮王之孙, 现在只是宗室里面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孩儿,但是若有来日,他的身份会高不可攀, 何不投资一下奇货呢。”

司马光吃了一惊,这谁,这人是姜太公吗,放的钓鱼线这么老长,听上去似乎是个乱臣贼子。他看着苏洵,这人到底是谁。

苏洵:“您的老邻居啊,同时也是你的朋友,你们还在一起共事过…”

谁?

片刻后,司马光跟随苏洵用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宫门,他刚走,柴郡主就带着韩公子大模大样进了宫门。

柴郡主还往后看了一眼,叹息:作为一个四体不怎么勤的书生,这一旦迈开腿,速度真是快呀。”

司马光当然跑得快了,他听苏洵一说,就明白到底是谁想当姜子牙,又成了吕不韦,那不就是他的好邻居王安石吗?他眼前浮现对方满脸的大胡子,不禁咬牙切齿加快了步子。

苏洵都有些跟不上,他看着司马光飞扬的帽子,在心里嘀咕,据说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啊,交情特别深,怎么现在看上去不是这回事儿。

苏洵毕竟不是曹皇后派出来的密探,看不出这对老邻居之间的暗流汹涌,更不知道自从王安石给老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变法之梦,两人之间的鸿沟已经难以弥合。他只能按照自己的台词本,不停说着各种意味不明的劝告。

“不要这么着急,我看那濮王孙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听得懂奏折。”

司马光:听得懂更糟糕,那岂不是更容易被王安石那大胡子给影响。

苏洵:“王孙领悟力惊人,我听皇后的侄子曹评说他自幼不凡,还是个小孩子,就能坐在书房从早晨读到晚上,甚至为了磨练自己,大热天也不准别人给他扇风扇。”

司马光更着急:“这样好的王孙,不能落到那大胡子的圈套啊。”

苏洵继续拱火:“而且濮王孙真不愧是赵家子孙,从小就爱听开国的赵官家北攻燕云的事迹,还说祖宗有吞燕云的大志,可惜战败,他作为子孙,更要知道西北军事。今天就和王安石讨论这个呢。”

司马光气坏了,这位王孙极有可能是下下一代的陛下,却自幼对战争感兴趣,此时应该有人引导他,告诉他退让容忍的和平之策,而不是让王安石那厮,纵容这个小孩所谓收复燕云的壮志,到时候贸然的在边境引发战争怎么办?”

真是祸国殃民!

司马光急冲冲往苏洵指的方向去,苏洵还按照自己的台词本,一路上添油加火:“这位濮王孙尊师重道,非常在乎自己的老师,每天见到老师之前都必须换上符合规矩的衣裳。”

司马光:“万一王安石想办法让年幼王孙将他当了帝师,那就糟糕了。”

苏洵:“我看濮王孙很喜欢王安石,再说他们说起西夏战争的样子,简直是志同道合。”

司马光:车夫加速。

司马光风驰电掣赶来的时候,现年十岁的濮王孙正一脸无辜地坐在樊楼,转头问:“表叔表叔,这里有好看的话本表演吗。”

濮王孙确实和王安石在一起,但这个小孩目光掠过王安石,然后看向他身后的曹公子,因为他乃是曹公子以看话本的名目悄悄带出来的。

这位曹皇后的侄子发挥自己的外戚人脉,把濮王孙拐出来看表演,现在他正大包大揽:“这里的表演很好看。”说罢他拿出不少话本子:“想看哪一个?”

濮王孙开始聚精会神挑话本子,对其他事物毫不关注,毕竟他才十岁。

王安石瞅瞅濮王孙,又看看曹公子:“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

曹公子:“好歹修修胡子,换身衣裳。”王安石表示无奈。

曹公子:“你总是有自家孩子吧,你是怎么和你儿子交流的。”

王安石:“他已经疯了,我只好把儿媳妇改嫁出去了,这你也知道。”

曹公子在濮王孙身后挤眉弄眼:“你不要黑着脸!”

王安石:“我没有黑着脸,我只是脸黑。”很久很久没洗脸。

曹公子无话可说。思来想去,他打开门:“苏轼换你上。”

苏轼一手拎着他的秘制小吃,另一手抱着自己正在写的话本,就这样粉墨登场,第一次站在未来的宋神宗面前。

十岁宋神宗:“这个人看起来真好玩。”

现在苏轼负责招待未来的宋神宗,苏洵负责将司马光引过来,卫青坐在这个包厢的密室中,心里算了算。

用曹公子引出未来的宋神宗,把他介绍给王安石和苏轼,反正系统说了他们未来将是多年的君臣。

再用宋神宗为诱饵,派苏洵将把司马光从宫门口引开,让他把自己的关注重点从公主夜开宫门,挪到宋神宗被王安石蛊惑上来。顺便司马光离开宫门后,给他严防死守的柴郡主才能带着韩公子进宫拜见。

现在一切顺利,唯一的问题是,王安石虽然在历史上蛊惑了成年的宋神宗,可是现在他对这个十岁宋神宗的吸引力,还比不上苏轼。

卫青从密室的透气孔里伸出算筹,戳了戳站在墙旁边的曹公子后腰,曹公子捂着腰赶紧看香炉:“时间不够了,这根线香烧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必须激起小王孙对于西夏的兴趣,让司马光听到。”

王安石表示不太擅长对付小孩子,苏轼却眼珠子一转:“小公子要吃烤羊肉吗,我让他们带你烤。”

宋神宗:“这个符合礼仪吗?”

王安石忽然激动地插嘴了,他终于找到了熟悉的话题:“诸位尝过羊头签吗?”

取羊脸颊的嫩肉,刷一层猪油,放在火上炙烤,简直香飘十里。

卫青:“听上去和我们那时候的用竹签串羊肉的烤法差不多。”

果然未来的宋神宗点头:“我知道这是签子肉,还有鸡肉签,狗肉签。”

王安石:“不一样,羊的脸颊上那一条肉,是活肉,最是细嫩不过了。”

苏轼:“我懂,我们那里吃兔子,可是爱啃兔脑壳,脸颊上的肉是上上之选。但是说起羊肉,我觉得烤全羊最好吃,你看挖一个浅坑,把全羊悬吊在上面,用力地转,拿小刷子刷佐料,很快羊油就咕嘟嘟冒泡,一滴滴落下来,这时候就要用小杯子承接好,再刷到羊肉上,你知道吗,烤全羊的时候一定要寸步不离,因为最好吃的部分,就是被刚刚冒出来的油脂浸润的羊皮,烤的酥脆,油汪汪的,再撒上一层孜然,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十岁宋神宗左看看,右看看,发现两个大人讨论的热火朝天,只好怯生生开口:“而且羊代表了美德,官家当年半夜馋烤羊,馋得不得了,但是想起自己要是让御膳房半夜加菜,以后御膳房必然日日烤好羊肉以备他享用,那样太浪费了,他就强忍着睡觉了。”

曹公子:“说得好,既然烤羊肉代表美德,我们马上开始吧。”

苏轼:“快快快,我带有我老家的秘制酱料。”

王安石:“今天让你们尝尝羊脸颊有多好吃。”

曹公子:“掌柜的,给我们一只上好的滩羊,还有烤全羊的火灶,少爷们自己动手。”

卫青坐在密室里,看着三人带着一个小孩消失在门口,半天才静悄悄放下手里的算筹。

这个目的已经达成了,问题是,烤全羊立大功,不得不说烤全羊的美味,从汉朝到宋朝,都是难以阻挡的,更是沙场的绝配。

卫青站起来,静悄悄离开密室,他要去看看烤全羊,是不是还是那样的好吃,或者分享一下当年军中秘传的烤羊工艺……

司马光到了樊楼的时候,老远就听到了老对头的声音:“小王孙,这是边塞的美味。”

苏轼:“别忘了我们四川的秘制酱料!”

卫青:“你们四川唐朝似乎也是抵抗吐蕃的第一道防线吧,也算是沙场的。”

然后小王孙稚嫩的声音传来:“所以沙场的羊最好吃吗?”

卫青微笑:“是的,最好吃的羊在阴山下,那是最丰美的草场。”

司马光心里讽刺:“说的好像你去过似的。”

却听苏轼插了一句:“不过这头羊似乎是银川的滩羊吧。”

曹公子:“当然了,我能给你不好的东西吗,这可是从西夏王族那里买来的。”

小王孙你听好了,最好吃的羊在辽和西夏那里,最好的马养再燕云十六州,咱们开国的官家心心念念就是那里了。

然后司马光听到了让他愤怒的话,小王孙:“等我长大了,一定继承祖宗的志向,我要去北边打下燕云十六州。”

他们真的把小王孙给蛊惑了!

司马光正了正衣襟,从门口走了进来:“小王孙,他们说的都是错的。”

不知道他从哪冒出来的小王孙拿着手里的烤肉愣住了。

司马光走上前:“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开边,我要与你好好辩论一番。”

苏轼:求之不得。

司马光愤怒:即使三天三夜,我也要弘扬真理。

苏轼:那可太好了吧。你真是贴心。, ,88780506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