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观书院>女生耽美>第一步给秦皇汉武互换儿子> 28.卫青和狄青互换(十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卫青和狄青互换(十九)(1 / 1)

司马光和王安石提前决裂, 针对变法,展开了一场本来九年之后才会发生的论战。

年幼的宋神宗坐在垫子上,一边迷迷糊糊地听, 一边被苏轼投喂羊肉。

“小王孙,这块腿肉细腻不输给羊脸颊,你尝尝。”

年幼宋神宗接过羊肉:“很美味,我想去银川看看。”

正在辩论的司马光痛心疾首, 加大了输出。

王安石作为他的朋友, 扛下了他大部分攻击,两人你来我往,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很久。

此时宫中,柴郡主带着韩公子已经进来了, 之前她因为套路司马光救了怀吉等人, 被严防死守不让进宫,现在她大摇大摆,先是送韩公子作为秘书丞去往密阁,自己径直进入后宫, 她一个老婆子,还是柴家的后代, 也没人敢拦住她, 宫女太监只好眼睁睁看着这个村妇一般的老太婆,晃悠悠哼着曲子去找皇后了。

官家到了皇后宫中的时候,就听着柴郡主哼着什么小曲儿, 声音呕哑嘲哳, 实在是难为听,至少他自诩精通音乐,也没听出来柴郡主在唱什么。

况且这时候了, 还有心思唱歌吗?

柴郡主却大咧咧不照顾他复杂的心情,竟然直接问:“公主好事连连,恭喜官家!”

宋仁宗眉毛直跳,他承认狄咏那小子长得足够英俊,做驸马是绝好人选,可是满朝沸反盈天的全是反对,他压力非常大。

柴郡主唱起来:满朝文武,支支吾吾,尽是……哦我忘了,咱们这分明满朝文文,声音很响亮。”

满朝文武?满朝文文?武将的孙女曹皇后差点没绷住。

宋仁宗也让她不要再唱了,自己女儿的事情那么棘手,哪有心管别的事情。他展开奏折,现在徽柔主要罪名是夜启宫门私奔,这开门已经是大忌,她还是私奔去驸马家,满朝文武,不,满朝文文觉得必须重重处罚,才能让全天下的女人知道什么是女德。

柴郡主不以为然,宋仁宗看她那轻佻的样子大怒:“难道你有办法解决困局。”

柴郡主就等这句呢,当即说:“我是村里的婆子,自然有村里的解决方法,就看官家听不听。”

宋仁宗肯定不听。

没文化的柴郡主:“多少大事儿都是用村里的法子解决的,比如我在老家听过这样一出戏,讲的是唐朝有个相国小姐,也是做了这样的事儿,她看中了住在自己前院的书生,家里也给他们订了婚,后来她娘不知怎么就打算悔婚,小姐一听可就不干了呀,小姐当晚上翻了好几道墙爬梯子到了西厢,私奔去找她男人了,这出戏就叫做莺莺传。”

宋仁宗听着柴郡主开唱:“昨夜西厢出丑事,气得老妇两腿直。”

这句子太粗俗了。可是他闺女干的就是这事儿。宋仁宗不由问:“那戏里的老妇人怎么解决的。”

柴郡主唱:“这米已成饭难更改,倒不如成其好事,一切都掩盖。”

一切都掩盖?

话糙理不糙,宋仁宗被大臣们逼的无路可退,被迫咀嚼起平民智慧,忽然觉得倒也没毛病,他现在干嘛要解释,满朝文文永远无法满足,成天都在吵,倒不如一切都掩盖。

可是怎么掩盖呢?

暖阁的小门恰在此时敲响,韩公子作为秘书丞,他在密阁最后一缕夕阳下,写好了上书,交给了太监,上呈天子。

“请福康公主册封礼之礼仪。”韩公子写的时候,人都恍惚了好几次,因为宋朝公主没有册封礼,虽然官家决定给独生女办一个,可是现在迫于压力迟迟不动,而他却上书请问礼仪。

“我感觉上一个这么干的似乎是霍去病请封三王书。”

我为一个普通的女子,请了皇子甚至太子才能用的礼仪?

却不知官家看到后一下子想通了,拿什么遮盖,拿这个遮盖啊,他要赶紧为公主举行一个盛大的册封礼,用宏大的仪式平息流言,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送公主嫁人,到时候米已成饭难更改,满朝文文没理由再抓住这件事做文章,到时候只能默认一切都掩盖。

这个主意越想越有道理,宋仁宗拿起韩公子的上书,直接批准了:“立刻筹备公主的册封典礼。”

等后来司马光靠着烤羊肉做能量来源,真的辩论了一天一夜,才想起来到上朝的日子了,他匆忙让车夫回去拿衣服,自己往宫城那里走,走着走着,他看到宫门口搭起了好大的门,丝绸彩缎做成花朵,装饰这街道,还有好多的蜡烛放在御街等待点燃。

“这是怎么了?”

看热闹的百姓奔走相告:“官家的独生女福康公主,即将举行册封礼。”

“之前公主都是没有册封礼的,这次官家据说用的差不多是立太子的礼仪了。”

“难道公主要当太子。”

“应该不是,因为礼成时候,官家就要让公主立刻降嫁,公主府已经在城外修好了。礼成之后就是送婚。”

司马光看着一群群过来看热闹的人,心里大呼中计了。

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可是彩楼已经搭好了,丝竹鼓乐已经就位了,诏书也发下来了,他们还能干啥呢。

幸好人群里的议论声略微可做安慰:“那个狄青,不是长得太好那个吗,一个将军过分好看…”

“奸臣父子果然要当外戚。”

“比不得读书人才是值得推崇呢。”

他的同僚也送上慰问:“公主的典礼虽然隆重,但是流程很赶,从没有公主的大婚礼仪这样的急促,可见我们赢了,我们让天下知道这样的女人没有女德。”

确实可以作为安慰,司马光承认。

虽然没有把狄青赶走,可是他自己很自觉的站在了武勋阵营,成了个拥有庄园、财富,但是万事不管的普通富翁,再者说公主虽然是陛下的独女,终究是个公主,嫁出去之后是别人家的媳妇,给陛下的影响很小,再者说狄青儿子娶公主就意味着他家子孙放弃了仕途,这也是极好的。

如此想来,司马光忽然觉得寂寞,狄青这个折腾了他们好几年的对头,终于要退场了。

他们赢了。

这时候他也终于肯说几句良心话:“其实,狄青品行端正,是一个正人君子。”

同僚们纷纷赞成,他们身为文人,倒也不必要赶尽杀绝,顿时觉得狄青这人挺好的。

再听听身边那些被舆论牵连,骂狄青的百姓,又有了不同的感觉。

这骂的有些太狠了。

“那些本子撤了吧。”

“是的,撤了吧。”

“客官,我们上了新话本,要来看看嘛?”忽然窜出来一个店小二,热情的吆喝。

司马光发现目之所及,所有勾栏瓦舍似乎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开始换新剧本,店小二们卖力拉人去看。

“到底是什么剧本,这么有魅力?”

苏轼,是苏轼写的剧本上演了。传说他看了狄青的剧本之后,在樊楼住了半个月,每天殚精竭虑,终于写了一个新的剧本。

文人们开始感觉不对劲儿了。苏轼的新剧本会怎么描写狄青,会写他过分英俊造成发大水吗,会写他是奸臣吗,会写他和他的儿子陷害杨文广吗?

文人:“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樊楼包厢里,卫青终于看到了剧本,看着看着,他捂着额头,继续看着看着,他干脆扔下剧本,转身离开:“快,回城外的公主府。”

可是一路上都在演戏。武勋们得知这出戏是宣传狄青的,他们虽然没权但是会玩,倾巢而出花钱搭戏台免费给人演。

苏轼的剧本才上线就全城直播,卫青捂住了额头:“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好尴尬。

此时,戏台上好戏开始上演了。

众人只见当先走出个神仙扮相的老头,在戏台上走了一圈,才说明来意,原来老天爷决定派文曲星和武曲星降临大宋,现在他正是来送这两位下凡历练的。

老头:“这文曲星和武曲星各自准备了一副躯壳,文曲星要了白面英俊书生,武曲星要了黑脸长髯壮夫,两位去也~~~”

戏台上两位星君准备下凡,各自拿着躯壳来到凡间转世,然而拿错了,文曲星拿到了黑皮肤长胡须的巨汗,武曲星却拿到了白面英俊少年。原来这个文曲星就是包拯,武曲星正是狄青。

戏台下有人说,这个说法好,人家长得好不是什么不正常,人家只是拿错了。

文人:无视蠢货,这你都能信。

怎么不能呢,他们忘记了当初污蔑狄青的时候,那什么发大水、穿黄袍,各种荒唐传言还是他们自己写的。

剧情继续,看着文曲星和武曲星拿错了躯壳,天老爷大怒,让仙官追究责任,原来是掌管投胎的一个仙郎,当时悄悄和仙女幽会,才造成了这样的错误。天老爷命人把他们捉起来也投下凡间,说他们余情未了,也要做一世夫妻。

转眼间,被罚下来的仙郎长大了,他就是狄青的儿子狄咏,长相异常俊美,姑娘们争相央求自家父母拖媒婆上门提亲,但是狄咏拒绝,他梦里有一个姑娘。

他不知道姑娘是谁,心里很苦闷,这天,跟随父亲在祁连山古战场的狄咏,遇到了一个古老的神庙。他在神庙里拜了拜,希望知道梦中是谁。

然后神就出现了,自称西汉霍去病,因为当年带军队三战河西开疆拓土,后来成神,在这里有了庙。霍去病告诉狄咏,那个女子会出现的。

后来狄咏跟随父亲到了汴梁,赐婚公主,公主正是和他一起下凡的小仙女。

两人因缘天定,注定要在一起,然而风波再起,上古凶兽跟随下凡,托生在异族,打算拆散他们,幸好他们总是被人帮助化险为夷,最后凶兽决定大闹汴梁,幸好霍去病显灵,杀掉了凶手,让有情人得以相守。

苏轼的这个本子,是打定主意要把其他的本子压倒,因此参考了所有戏曲里面受欢迎的情节,写成了这个河西记。

曲折离奇、情节刺激,还是大团圆,完美符合古代人的癖好。况且苏轼文采非凡,写画本子也是写的花团锦簇,典雅别致,文人们看着里面精美的段落简直觉得浪费。而且因为卫青逼着苏轼为霍去病写词,他在剧本里也给霍去病做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让他站C位。

卫青看着光辉灿烂的霍去病情节,一会儿觉得写得真不错,一会儿觉得这都是啥乱七八糟的。

他再度捂着额头,觉得自己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看看这个剧本,他外甥绝对要在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话本里面继续光辉灿烂下去。

可是这剧情简直不忍直视。

卫青陷入纠结。

另一厢苏轼这个本子获得了全面成功,在民间得到了极高反响,一时间万人空巷、老妪能唱,不但传遍四方,而且到了番邦,再加上武勋家族的倾情赞助,大力推广,苏轼的这个本子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他一个好好地大词人,竟然变成了著名的话本作家了。系统都觉得不可思议:“你这是帮他打开了新领域啊。”

系统看着皇城中,徽柔公主穿着公主的礼服,戴着沉重的冠冕,用几乎等同于太子的利益,接过了自己的册封,然后坐上婚车,此时道路两边的蜡烛点燃,彩灯彩缎在树上飘扬,拎着灯笼的送嫁女官们跟随着公主前往城外,一路上苏轼的本子还在路边的戏台上拼命演。

系统:“至少他确实写了关于霍去病的优美宋词。你要的就是这个吗。”

卫青心理斗争了半天,勉强承认了。希望去病别看到这个东西。

这时候狄夫人欢欢喜喜地说:“苏轼果然不错,好歹也是咱们亲家母的侄子,这个剧本写完,再也没有人骂你了。”

这一天狄夫人也是盛装打扮,穿着诰命夫人的礼服,手里拉着自己的小女儿。小女孩垫脚去看婚车:“嫂嫂,嫂嫂来了。”

狄夫人纠正:“我才是她嫂子,公主高贵不能有婆婆,可是,那我要是她嫂子,你是她啥,你是她妹妹还是侄女,不行我要找皇后问清楚。”

狄夫人牵着女儿离开了。

系统问卫青:“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卫青:“等待大家把我遗忘。”

系统:“你又准备干啥。”

卫青:“等我被忘掉了,我就可以进行我的计划了。”

系统看着城里数不清的戏台上,那么多人都在演武曲星:“你觉得有了苏轼的本子,他们会忘掉你吗。”

卫青:哦,苏轼,你,你,你, ,88780506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