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1 / 1)

庆和七年,十月

“娘,烨哥儿发烧了,可怎么办?”

谁?谁发烧了?赵文烨迷迷糊糊的听到一个温柔的女声在说话,声音中有些焦急。

钱氏摸了摸烨哥儿的额头,有些发烫,确实是发烧了。看着烨哥儿满脸通红的模样,她心里心疼的不行。

“你在这里看着烨哥儿,我去前头找渝儿,让他去找大夫。”

赵文烨很热也很渴,他好像发烧了。最近流感很严重,小孩子最容易生病,听说儿科都满了。他们科室也有人得了流感,结果没两天全办公室都被感染了。

“水。”赵文烨的声音很轻,但田氏还是听到了,她给烨哥儿喂了点温水。

赵文烨本能的吞咽,眼皮很重,他有些睁不开眼睛。他是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住的,父母都在老家,那么是谁在照顾他?

赵文烨听到门开关的声音,有人走进来,有人走出去。有人给他把脉,有人给他擦拭身体,有人给他喂药……

等等,这个药好苦!

呕——

田氏看到烨哥儿吐了药心里焦急不已,她擦干净烨哥儿吐出来的药渍,抱着烨哥儿连连哄道:“哦哦,烨哥儿乖哦,吃了药才不难受哦。”

赵文烨震惊的看着年轻了至少30岁的老妈,老妈不光变年轻漂亮了,她还穿着类似电视剧里古代款式的蓝色袄裙。老天,他是穿越了吗?!

在震惊中赵文烨喝完了药,然后含着一小块饴糖躺在床上,中药的药效起效还是很快的,赵烨晕乎乎的睡了过去。在睡梦中他经历了一个古代3岁小男孩的一生。

小男孩叫也赵文烨,今年3岁半,出身于青塘镇赵家,是赵家赵老太爷第89个曾孙。

赵老太爷叫赵家康,是个大地主,家有上万亩田地。他今年79周岁,在古代算是个长寿的。赵老太爷娶过3位妻子,有过许多姬妾,他有13个儿子,42个孙子女,128个曾孙子女。

赵烨感叹,真是庞大的家族啊!

上个月赵老太爷过完了80大寿,老人家精神很好,能吃能喝,结果没两天一次夜起的时候摔了一跤,就这么去了。

这下好了,寿宴才办完没多久就要办丧事。

赵家子孙众多,平常也不全都住在祖宅。因为人太多了,住不下。不过之前大家为了参加老太爷的寿宴都回了青塘镇,现在人都还没有走,正好也就不用来回跑了。

赵老太爷的丧事办的很隆重,老爷们专门请了附近有名的清溪观的全体道士做道场。

古代办丧事做道场是什么样子的?

赵烨参加过村里长辈的丧事,那个长辈的子孙也请人做过道场,不过因为经济原因只请了两个人。赵烨对那个场面只有一个感受,就是吵。

现代两个假道士做的道场就已经很吵了,古代几十个真道士做的道场就更吵了。那个场面,说实话难怪原主会被吓到。

当时正好轮到原主爷爷这一支守灵。原主爷爷赵志忠只是个庶子,但这种事情是必须要出场的。赵文烨作为赵志忠的长子嫡孙,还是唯一的孙子自然也要出场。

吵闹诡异的场面,加上几个调皮的小孩恶作剧,胆子比较小的赵文烨被吓到了,回到家就起了烧,再然后,再然后他想起了前世的记忆。

…………

田氏一晚上都没有睡,烨哥儿是她第二个孩子,却是唯一的儿子,这唯一的儿子发烧了,她又怎么会睡得着。

一直到天边范起了鱼肚白,烨哥儿的烧完全退了,田氏才松了口气。

老太爷的丧事还在继续,丈夫和公公都在祖宅帮忙。田氏作为孙媳妇原本也是要帮忙的,不过赵家的儿媳妇和孙媳妇太多了,加上还有外嫁回家帮忙的女儿们,完全用不上这么多人。

再加上烨哥儿生病了,田氏就专门和婆婆请了假在家里照顾孩子。

其实钱氏也不想留在祖宅,唯一的孙子受惊生病,她心里也不是担心的很。要不是他们这一房不能一个女眷都不在场,钱氏真想立马回家。

赵文烨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娘亲的怀里,他有些脸红,上辈子5岁之后就没有在和老妈睡一张床上了。

虽然这辈子他才3岁,虚岁也才4岁,这个年纪和娘亲一起睡没什么。但是现在赵文烨有了成年人的记忆思维,心里就不好意思了。

想到之前他不是和娘亲睡就是和奶奶睡,赵文烨觉得他是时候要一个自己的房间了。

家里是有空的房间的,他家是个标准的二进小四合院,三间正房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三间东厢房是他们一家住的地方,三间西厢房原本是两个姑姑住的地方,后来姑姑们嫁出去了,哪里就给姐姐住了。不管是东厢房还是西厢房都有空的房间。

前院还有一排倒座房,主要用来会客、用作客房或者是下人房。

他们家有两个下人,是一对中年夫妻,叫范叔和范婶。范叔主要给家里跑腿、赶车或者其他杂活。范婶主要给家里做饭、洗衣、帮忙做家务。

范婶做好了早饭,她敲了敲田氏的房门,“少奶奶,早膳做好了,要端进来吗?”

田氏蓦然惊醒,本能的回道:“不用。”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田氏揉了揉额头,抬眼就看到烨哥儿乌溜溜的大眼睛。她摸了摸烨哥儿的额头,又贴了贴脸,已经不烧了,没有出现反复,顿时松了口气。

“烨哥儿醒了,身上还有不舒服的地方吗?”

赵文烨:“没有,就是饿了。”

可不是饿了么,他们昨天早上才从祖宅回来。回来之后他就喝了一碗粥,之后就因为发烧只喝了两碗药,到现在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真的是要饿死了。

“咕噜噜~”看,他肚子都在叫。

听到烨哥儿的话,田氏反而高兴了,能吃东西,想吃东西,就说明身体开始变好了。

田氏:“那咱们快起来洗漱吧,娘给烨哥儿穿衣服。”

赵文烨:“好。”

赵文烨现在手脚都是软绵绵的,没有什么力气,加上冬天的衣服多,又厚,他自己还真搞不定。

穿好衣服又洗漱了一番后,赵文烨和田氏还有姐姐赵慧琴一起吃早饭。早饭是鸡蛋面,手擀面滑溜又劲道,溏心荷包蛋是他的最爱。

赵文烨认真的吃着碗里的荷包蛋,因为老太爷去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鸡蛋都将会是他们家唯一的荤腥,他要珍惜。

吃完早饭后,赵文烨乖乖的喝了一碗药,再难喝也不吐出来。开玩笑,古代小孩夭折率有多高啊,生病了不好好喝药是想死吗。

一口气喝完药,一张小脸被苦的皱巴巴的,吃了一小块饴糖才好点。

中午的时候,爷爷奶奶和父亲都回来了。钱氏一见到赵文烨就上前把他抱了起来,心肝肉的叫着。赵文烨小脸通红,有些尴尬,他刚恢复记忆,还没有做好重新当小孩子的准备。

而钱氏发现烨哥儿脸红红的便又是摸额头又是贴脸的,发现他确实不烧了才放心。

赵志忠也很担心孙子,不过他性格内敛,不爱表现出来。赵常渝就没有管那么多,主动抱过儿子,同样摸了摸他的额头,一定要自己确认儿子已经不烧了才放心。

赵常渝问田氏:“早上的药,烨哥儿喝了吗?”

田氏答道:“喝了。今天烨哥儿喝药的时候很乖,一次都没有吐。”

大家还挺惊讶,这个世界上愿意乖乖喝药的小孩太少了。中药太苦了,就连很多大人都不愿意喝。以前烨哥儿生病的时候喝药也不老实,没有想到今天烨哥儿这么乖,居然一次都没有吐。

赵常渝摸摸烨哥儿的脑袋夸赞道:“烨哥儿今天真乖。”

赵文烨厚着脸皮傻笑,他确实很乖。

吃过午饭,爷爷宣布从今天开始他们家不用去守灵了,之后只要白天去哭丧就行了。

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人都很开心。不是他们不孝,而是他们和老太爷的感情真的一般。

除了嫡长子之外,赵家别的儿子都是刚成家就被分了出去。爷爷和奶奶也是刚成亲没多久就被分出去了,这些年除了过年过节很少回祖宅,感情自然不深。

当初分家的时候,爷爷分到了500亩地外加500两安家银。赵老太爷的规矩,不论嫡庶,分家费都是这些。当然,一些受宠的会多一点。

爷爷的姨娘早早的就去了,爷爷也不算受宠,分家分到的东西就都只有明面上的这些。

在青塘县这边荒地一般500文一亩,下等田一般1~2两银子一亩,每亩产出120斤左右;中等田一般4~6两银子一亩,每亩产出210斤左右;上等田一般8~10两银子一亩;每亩产出300斤左右。

爷爷分到的500亩地都是下等田,这些年家里的土地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不过一有小部分下等田换成了中等田。至于上等田?那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这些田家里全部都佃出去了,没有自己种。每年的佃租收入在70两左右。

至于那500两的安家银,听说在建了这座二进宅子之后就剩一半了。建房子当然不需要这么多的钱,主要是装修和家具比较贵。

剩下的银子在奶奶的做主下买了一个铺子。奶奶的娘家是做小吃生意的,奶奶也会做一些小吃,为了增加收入,奶奶决定自己做生意。家里便开了一家早点铺子,后来则买了两个人看店。店铺的收入每年在20两左右。

爷爷和父亲都是童生,爷爷现在在族学里教书,一年的收入在20两左右。父亲还在读书,准备备战院试。

家里一年的所有收入在110两左右,接下来算算家里的支出。

…………

支出,衣食住行是大头。

衣,大部分都是买布匹回家奶奶和娘亲自己做的,这上面一年花销10两左右。主要是爷爷和父亲两个人需要一些体面的衣服做交际。

食,这个花费其实也不算大,不少佃户都是用粮食当佃租的,算上肉食的开销一年也就7两左右。

住,房子是自己的,不用房租,不过偶尔也要修缮一下,每年花个1两银子差不多了。

行,古代大部分人出行靠双腿,一般不花钱。不过家里买了牛和驴,做成了牛车和驴车。一头牛犊13两银子,一头驴8两银子,这是一次性支出,平滩一下一年2两银子。

另外还有赋税,古代苛捐杂税还挺多,一年支出5两左右。碰上徭役年,至少花费20两。

再剩下的大头就是读书的钱了。就算是不赶考的时候,父亲和爷爷一年至少花费30两银子。而考一次院试的花费在30两左右。其实主要是父亲花的多,爷爷早就已经放弃科考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了。

当然其实父亲也是有收入的,像抄书、写信、写对联之类的活他也在干,但是这完全赶不上读书的花费。

另外还有杂七杂八的开销大约有10两,总的来说收入还是大于支出的。只要不碰上徭役年或者父亲去科考,家里还是存的下钱的。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章